從馬德里王宮出來往北沿著Calle de Bailen一會兒就可以抵達西班牙廣場(Plaza de España)。
廣場上有一個塞萬提斯紀念碑,包括坐在上方的塞萬提斯石雕,前方拿著一支長矛的唐吉訶德和隨從桑丘‧潘沙銅像,以及兩旁代表唐吉訶德真愛的兩尊石像:平凡的村姑阿爾東沙‧羅任索(Aldonza Lorenzo)和『想像中』美麗的杜爾西內亞‧台爾‧托波索(Dulcinea del Toboso)。
塞萬提斯有一個綽號「勒班陀的獨手人」(El Manco de Lepanto)係因作戰時負傷而來。雖然他的左手並沒有斷掉,而是子彈的碎片切斷了手掌的一根神經使他的手失去了行動能力,雕刻家將他的左手巧妙地藏在衣袖裡。
紀念碑後面是西班牙大樓。
普拉多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的側門
側門前面有哥雅的銅像
我們從普拉多博物館的側門繞到入口處,左邊有聖賀羅尼莫教堂 (Iglesia de san Jerónimo el Real)。
它是一間16世紀早期興建的羅馬天主教教堂,不過我們只是路過,普拉多博物館才是我們要參觀的景點。
領隊可能因為行程緊迫或是忘記了,竟然沒有帶我們繞到博物館的正門拍照。對一生只來一次的遊客來說,他們會認為普拉多博物館的側門(下圖)就是正門。
其實普拉多博物館的正門可是氣派宏偉的希臘式建築
(維基百科)
進入博物館得安檢,參觀各展覽廳還是禁止照相。
普拉多博物館收藏從14世紀到19世紀來自全歐洲的繪畫、雕塑和各類工藝品,是當地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在19世紀末期被譽為「世界四大美術館」之一。後來由於政治動盪,其收藏增長緩慢,逐漸被不少博物館超越。
依據維基百科『世界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博物館排名表』,故宮為世界第七名,普拉多博物館為第十八名,沒想到KMT從北京故宮運來的歷史文物竟然讓台北故宮被列入十名內。
普拉多最為重要的收藏是歷代大師的繪畫作品,包括「文藝復興三傑」中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作品,也是世界上保有委拉茲蓋茲和哥雅作品最多的博物館,所以,博物館前面有哥雅和委拉茲蓋茲(Velazquez)的銅像。
西班牙在十七世紀由於航海事業發達成為歐洲強國,當時西班牙王權的擴張在菲利普二世、四世時代達於顛峰。
十五~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到短暫的矯飾主義(卡拉瓦喬、葛雷科),十七~十八世紀的歐洲美術運動被稱為『巴洛克』,大家開始崇尚繁複的裝飾、金色的華麗、扭曲多變的線條,追求強烈的律動感,善於堆砌之美,每個地區因此產生不同的巴洛克形式,委拉茲蓋茲就是這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宮廷作家。
委拉茲蓋茲的『宮女圖(Las Meninas)』(1656)(下圖)是西方美術史上不朽的傑作。他以極平實的手法,利用鏡子反照記錄自己正在為國王(菲利普四世)王后畫像的場景,另一方面也忠實描繪小公主、宮女們和一隻小狗亂入的景象。圖畫中間那扇門引進的光線讓陰暗的背景頓時明亮不少,那位站在門口欲走還留的宮中侍衛(?)更是神來之筆,讓整幅畫作更為立體。
十八世紀的歐洲盛行考古,許多知識分子專注於古典文化的研究,他們在廢墟現場丈量建築的比例,了解雕像的黃金分割。這時,新古典主義的美學被提出了。
『新』古典不等同古典,是隔著歷史遙遠的距離來重新定義。新古典主義在拿破崙時代成為宮廷藝術的主流美學,西班牙也接受了部分新古典美學的影響,西班牙革命前的哥雅便是箇中代表。
哥雅原來是宮廷的御用畫家,他為國王皇后家族、貴族畫像,『卡洛斯四世(即查理四世)』(1800)(下圖)便是其中一幅有趣的畫作。
卡洛斯四世是個目光短淺,聽信佞臣的庸君,由於他一系列錯誤的決策,讓西班牙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在他統治期間,西班牙政權實際落入他的皇后瑪利亞‧路易莎和首相曼努埃爾‧德‧戈多伊的手裡。
哥雅很有自己的想法,不會因為自己是宮廷畫家就趨炎附勢,逢迎拍馬,他喜歡用畫畫來批評當時腐敗的宮廷風氣和宗教文化。
卡洛斯一家有13口,『13』在基督教文化是個不吉利的數字,為了避免尷尬,哥雅把自己也畫進去,不過是躲在左後方的陰暗角落。
畫家把自己畫到畫裡好像成為西班牙畫家的習慣,葛雷科(奧加茲伯爵的喪禮)、委拉茲蓋茲(宮女圖)都是如此。
哥雅把皇后畫在正中間代表皇后才是真正掌權的人,站在皇后右邊,胸前掛滿勳章,腦滿腸肥的卡洛斯四世只是傀儡。
哥雅的膽子很大,竟然把國王全家福裡面某人的臉變不見了(左邊第五位),據說是因為這個女子相貌醜陋,他才把她畫成扭頭往後看的樣子。我想,哥雅也看右邊第四位的老婦人不順眼,就只畫了半邊臉。
整幅畫呈現哥雅對皇室的冷嘲熱諷,不過,算他命大,昏庸的國王並沒有降罪於他。
戈雅最著名的畫作之一是 裸體的瑪哈(La maja desnuda),也有人將這幅畫稱作「吉普賽女人」。
據說瑪哈(maja)是一位宮廷貴婦,哥雅受邀為其繪製裸體畫像,當時西班牙是個宗教法規嚴厲的國家,禁止描繪裸體,哥雅敢於畫『裸體碼哈』觸怒了西班牙人,社會輿論遂起而攻之,因此,他另繪製了一幅表情、姿態一模一樣的《著衣的瑪哈》,而拒絕在原作上修改。
如果拿『裸體的瑪哈』與『著衣的瑪哈』來比較,眼拙如我僅看出『著衣的碼哈』右手臂比左手臂粗壯了些。左手在枕頭上的光影有點奇怪。後腦杓靠著右手臂躺在枕頭上看似舒適,但環繞的雙手並不太貼著枕頭,好像懸空一般,可見哥雅後來這幅『著衣的瑪哈』是想像中畫出來的,這只是個人淺見,不見得正確。當我在普拉多博物館一邊觀賞這兩幅畫,一邊回味當初發生的趣事,讓我更著迷於哥雅幽默、嘲諷的真性情。
這段故事後續的發展是20世紀 80年代西班牙將『裸體的馬哈』印成郵票,成為集郵界熱門的收藏品。
穿衣的瑪哈(1800)
1808年拿破崙軍隊攻打西班牙,可惜哥雅看到的不是他幻想中的『解放』,而是殘暴的燒殺搶奪。拿破崙的士兵手持長槍,無情地屠殺手無寸鐵的人民。哥雅忍住悲痛,畫下了歷史上第一幅政治控訴的畫作『一八O八年五月三日』,他要後代子孫永遠記得這一天,記住統治者的殘暴,記住無辜百姓的悲痛。
一八O八年五月三日(1814~1815)
拿破崙在歐洲大陸獲得空前的勝利不免得意忘形,他想一舉拿下莫斯科把俄羅斯攬入懷中,1812年法軍長驅直入俄羅斯遭到俄軍的誓死抵抗。
戰爭開始不久即遇到俄羅斯的秋、冬之際,遠道而來的法國士兵水土不服,俄軍實施堅壁清野的戰術,法國軍隊的士氣開始動搖,法軍攻入克林姆林宮時,莫斯科已經是一片焦土的空城。之後,法軍決定撤退,俄軍偷襲,最後法軍一敗塗地。
從1808年法軍痛宰西班牙軍隊和人民到1812年被俄軍擊潰,『1808』、『1812』是西班牙人和俄羅斯人難以忘懷的年份,對法國而言可能就是『惡有惡報』吧!
聖米格爾市場(Mercado de San Miguel/Market of San Miguel)位於主廣場附近,1915年落成,鋼材結構的古典外觀,乍看之下有點像泰國的建築風格,四面全是透明玻璃。
這間市場是馬德里最受歡迎的觀光市場,它不是一般的傳統菜市場而是美食街,超過30間的小攤販售種類多元而新鮮的 tapas、火腿、橄欖、烘烤食品和各種酒類。
我們中午在金氏世界紀錄最古老的餐廳 - 1725年就開始營業的波丁餐廳(Restaurante Sobrino de Botin)用餐,波丁餐廳就在聖米格爾市場和馬德里主廣場附近。哥雅成為畫家之前曾在這裡工作,『老人與海』的作者海明威也曾經是這裡的常客。
巨匠很大方,好幾頓西餐都有提供紅酒助興。
生菜沙拉中還有橄欖、蘆筍和半個白煮蛋,真澎湃!
waiter先將剛烤好的小羔羊秀給我們看。
這個waiter是祖父級的年齡,他的刀工了得,一整個羊排沒幾分鐘就切成小塊了。
不敢吃羊肉的團友 - 魚
不敢吃羊肉的團友 - 雞肉
下圖是我的小羔羊排+烤馬鈴薯,羊肉外皮香脆,鮮嫩多汁沒有羊騷味,歐伊西!
檸檬冰沙
還沒結束喔!最後一道是咖啡,連方糖的外包裝都有『波丁餐廳』的字樣。
百年餐廳的牆壁貼上藍色磁磚,有點像葡萄牙那間蛋撻店的裝潢。
聽說這間餐廳最精彩的部分是地下室的洞穴餐廳,可惜領隊沒介紹所以錯過了。
馬德里主廣場(Plaza Mayor )臨近太陽門廣場,位於馬德里的老城區,長方形廣場四周是拱廊建築,周圍是密密麻麻的狹宰巷弄,有多家的手工藝品商店、土產店和傳統飯店。
廣場上最有名的建築是麵包房之家(Casa de la Panaderia)(下圖雙塔中間的橘色建築)現在則行使市政和文化功能。
外牆布滿愛神與酒神為主題的壁畫。
(http://europaenfotos.com/madrid/pho_mad_16.html)
太陽門廣場(Plaza Puerta del Sol)座落於馬德里市中心,廣場周邊環繞百貨公司和有各式商店,是馬德里最繁忙的商圈和觀光景點之一。
為什麼稱之為太陽門呢?15世紀時這裡有城牆圍繞,城門面向東方剛好框住升起的太陽,因而得名。
卡洛斯三世(Carlos III de España)是菲利普五世的兒子,也是法王路易十四的曾孫,為什麼馬德里要幫他立銅像呢?因為馬德里現今擁有的城市面貌全都是他當年規劃推動的。
普拉多博物館、索菲亞王后博物館這兩棟建築都是在他執政期間建成。他還擴建馬德里王宮,並邀請幾位大師為王宮設計和繪畫,王宮方有今日之規模。
他也曾經推動城市清潔系統及排水溝設備,當時遭到馬德里民眾的嚴重抗議,他果斷地回答說:『我的子民們就像是小孩一樣,幫他們洗澡,他們反而嚎淘大哭』。
卡洛斯三世使馬德里變成一個衛生的城市,街道、廣場和人行道煥然一新,城市的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在短期內得到改觀;新建下水道系統,鋪設道路, 阿爾卡拉門、普拉多步行街得以改造。
太陽門廣場上的卡洛斯三世銅像
太陽門廣場的『 熊與草莓樹』(Bear and Strawberry Tree)銅像,是觀光客拍照打卡的地方。
羅馬有狼與小孩的美麗傳說,馬德里輸人不輸陣也創造熊出沒的故事。
傳說馬德里原來的名字為『Ursaria』(拉丁文:熊的土地),因為馬德里本來是一片樹林,有數量龐大的熊群出沒,還有熊喜歡吃的草莓,因此『熊與草莓樹』從中世紀起就成為馬德里的象徵。
熊銅像旁邊那棵名叫『草莓』的樹,其實並不是我們常吃的草莓,而是一種名為Madrono的樹,它的果子很像草莓,只是沒有草莓好吃,一般用來作果醬。
我一百年才來馬德里一次,好不容易喬好了位置拍照,結果藍色的天空出現討厭的起重機,真掃興!
馬德里的市徽
馬德里市旗
領隊帶我們到『熊與草莓樹』銅像前並約好集合時間就放牛吃草。
馬德里的天氣真的太熱了,我們想到英國宮百貨公司吹吹冷氣,好心的領隊把我們帶到『英國宮(El Corte Ingles)』順便領取外國人才有的九折卡。
英國宮和台灣的百貨公司一樣了無新意,發放九折卡的服務台的位置非常偏僻,還好領隊熟門熟路的,一路往裡面走就找到了。
聽說西班牙品牌Camper的鞋子比國內便宜很多,我到英國宮主要就是為了買『Camper』的Gore-Tex鞋,只是鞋架上都是夏天款,完全找不到Gore-Tex的字樣,我問了店員才知道,冬天才有Gore-Tex的鞋,真的好遺憾!
廣場邊郵政大廈門前人行道標誌著西班牙公路網的中心點『0 公里』,周圍有10條街道向外放射。
下圖後面大樓是雪莉酒品牌Tio Pepe。
人是一種奇怪的動物,出國看到的美麗景物,多年後回想起來只剩模糊的記憶,但是旅遊途中發生的小插曲,卻能讓人永遠難忘。
西班牙之旅只剩下午搭國內班機和明天的巴塞隆納了,還有什麼『壓軸好戲』等著呢?請容我慢慢道來。
-----
領隊說三點在『熊與草莓樹』的銅像前集合,當我們逛完英國宮回到銅像前面時,看見大家的臉色都怪怪的,一問之下才知道,有位大哥剛剛在人行道上被搶了 iphone 7 PLUS。
原來是他拿著手機準備拍照,一不留神就被一個西班牙男子搶走了,他本想追上去,但那個男子朝小巷子跑走,想必有人接應,所謂窮寇莫追,還是小心要緊。
沒想到台灣常常看到路人滑手機的尋常景象,到了馬德里竟成了待宰肥羊,真的好可怕。
----
當我們搭上遊覽車準備朝機場前進時,我突然有種不祥的預感,馬上打開包包看看錢包還在不在?沒想到我那裝錢的信封袋竟然不見了。
因為包包裡面裝了不少東西,我先鎮定下來告訴自己,說不定是藏在哪裡去了...東翻西找之下仍無所獲...唉!真的被扒了。
信封裡面有兩張信用卡、歐元和台幣。掉錢是小事,因為我的錢放在兩個信封袋,剩下一個信封袋還有幾十歐,勉強可以在巴塞隆納度過一天,但如果信用卡被盜刷,那可就麻煩了。
昨天聽領隊講到她帶團到北歐掉人、掉錢、掉護照、掉行李等倒楣事兒,我不僅用心聽,還用筆記下來,希望減少以後出錯的機會,沒想到今天換我了...。
領隊昨天收小費,那時我還拿出信封交錢,從昨天交完小費到今天到底是那個環節出錯???
我的包包斜揹放前面沒有一刻離身,馬德里皇宮和普拉多博物館禁止拍照,所以,我也沒有分神照相,怎麼就被扒了?
回想整個過程,我必須說,扒手的技巧已經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我的包包有兩個拉鍊,她/他的巧手能夠拉開第一個拉鍊,再拉開第二個拉鍊取出長信封,而且讓我絲毫沒有感覺,不知道練了多久?
以前一直沒到西班牙就是因為這裡的扒手太多,這次終於報名參加,出國前特地保了旅平險,還將信用卡上的卡號和發卡銀行的聯絡電話分開放,沒想到來一次就中招,這裡的治安實在太差了!
我到機場後就先用LINE聯絡家人,請他們幫我止付信用卡。
那時已經是台灣晚上十一點多,還好家人還沒有睡,馬上幫我聯絡完成止付。
我回國之後詢問發卡銀行的服務人員,打電話止付的人如果不是持卡人,你們如何認定止付的真偽?
他說,只要有人打電話止付,他們一定照辦,等持卡人回國後再申請補發即可。
----
從馬德里飛巴塞隆納只要1小時15分,等待飛機的時間就要1小時,有人問,為什麼不坐高鐵(只要2.5小時)? 我想可能是因為要拉大行李上下高鐵站不方便吧?
上飛機前要把水倒掉,短程飛機又沒有提供免費的礦泉水,我只能在機場內的自動販賣機購買。記得上次在俄羅斯的超市買水,1000c.c.才一歐多,這裡一瓶大約500~600c.c.就要2.6歐真是貴到不行。不過,機場內也有飲水機可以裝水,只是我已經走到登機門,沒時間回頭了。
當我坐上飛機時,隔壁兩個也是團友,其中一個女團友看到我『藍瘦香菇』,馬上分享一段她的慘痛經歷。
她說,幾年前她和女兒到美國旅行,她們在一個Mall逛累了坐下來休息,她女兒因為有事離開幾分鐘,放在位置上的包包就這樣不見了。包包裡面有iphone、ipad還有六千美金,損失幾十萬元,真是災情慘重。
所謂患難見真情,我想,這件事對她來說必定是心痛往事,她為了讓我不要太難過,還願意再說一次失竊經過,好像是把結好的傷疤再撕開一次,真是謝謝她!
被扒雖然『金美送』,但我沒有失去對西班牙的熱情,如果下次再來,一定要把錢包看緊緊,不讓這些扒手得逞。
----
我們這一團整個行程可說是風波不斷,有人鼻樑差點撞斷;有人摔到後腦杓;有人被搶了手機,還有人被扒了信用卡和錢,別以為從此天下太平,馬德里飛巴塞隆納的飛機上還有更『精彩』的...。
當我們在飛機上坐定位時,突然傳來一聲慘叫,原來有一個最後上機的乘客放背包時,因為行李艙裡幾乎沒有空間,這位老兄硬把他的背包塞進去,導致側袋的保溫瓶從行李艙滑出打中我室友的腦袋。硬碰硬的結果當然是頭上腫了一個包,空服員見狀馬上拿冰塊讓她冰敷,真是有夠倒楣,最氣人的是,這位老兄竟然一點歉意都沒有。
還有壓軸好戲嗎?當然有...。
話說有位團友G在艾維拉興沖沖地買了一套西裝,由於本身只帶了一卡登機箱和一個背包,為了省事所以將這套西裝託運。
當我們抵達巴塞隆納機場時,大家都拿到自己的行李,可是她卻不見那一套西裝的蹤影。
G在行李轉盤來回走了好幾趟,一直都沒找到那套西裝,她垂頭喪氣地走到櫃檯申報遺失。
西班牙人的辦事效率真是低到不行,一個人的事兒總要處理十幾分鐘,大約過了半小時,G終於等到了。
沒想到G一開口,櫃檯人員馬上跟她說,西裝託運和行李託運的轉盤不一樣,必須到 『Special Belt 』去找。
領隊聽完馬上飛奔到遠處的 Special Belt,結果怎樣呢?...看到眉開眼笑的領隊手上拿著一包黑黑的衣袋...。好佳在!
晚上入住的費爾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酒店( Farmont Rey Juan Carlos I)是一間五星級酒店,名字聽起來挺嚇人的,因為胡安卡洛斯一世是西班牙前任國王,一間酒店用國王的名字命名真的好奇怪。
這間酒店於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前由卡洛斯一世和王后剪綵開幕,至今已25年。費爾蒙集團在2014年10月接管這間擁有432間客房的酒店,2015年進行大範圍翻新,難怪酒店看起來就像新的一般。
酒店中庭是寬敞的Lobby
我的室友每次開旅館房間時都要先敲三下,起先我以為她忘記這是一間沒人住的房間,後來我發現她每次進門前都這樣做,我猜想一定是拜託裡面的好兄弟(if any),讓我們一夜好眠。
這間豪華酒店給人最深刻的印象不是寬敞的Lobby,也不是裝潢新穎的房間,而是酒店內也有小偷橫行。
為什麼我會知道呢?因為領隊說,隔天早上的行李必須放在房間『內』(不是走道喔),行李員 會進到房間收行李。
我出國這麼多次,第一次聽到行李不能放走道,OMG! 小偷竟然偷到五星級旅館了。
剛剛加拿大團友G還在誇讚這間五星級的旅館服務有多好,沒想到我打開水龍頭,出水口居然不通,馬上請服務台找人來處理。
這裡辦事效率有夠高,大約15分鐘後,一個高壯的 handyman就來敲門了。
他打開水龍頭看到水滿出來就拿出我們用來通馬桶的吸盤來吸,結果並沒有效。後來他乾脆把擋水的蓋子打開,罪魁禍首馬上出現了,原來是一大陀頭髮...真不知道前一個房客怎麼沒叫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