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阿姆斯特丹一定不能錯過海尼根體驗館(Heineken Experience)。
體驗館門口有一大堆遊客正在排隊。
風靡全球的海尼根啤酒原創於阿姆斯特丹,1873 年,一名年輕創業家 Gerard Heineken 發現他自己對釀酒滿懷熱情,因此買下阿姆斯特丹的一片土地建造釀酒廠,調配出完美配方,很快便成為荷蘭首款「優質」淡啤酒。
這間海尼根最早的啤酒廠在 1988 年因無法滿足高需求產量而關閉,目前改建為體驗館。
我們在 1.5 小時的體驗時間中,瞭解海尼根®的傳統、釀造流程、創新、贊助對象,以及端出一杯配得上海尼根星星標誌的啤酒需要付出多少心血。
進入體驗館以後,先在門口的免費寄物處將身上的外套寄存。看到服務員慢吞吞地拿起排在我前面客人的大衣掛在旋轉台,然後再從旋轉台上拿出空的衣架和號碼牌來到我面前,大概花了五分鐘,真有夠慢的。
在前廳等待的時候,服務人員發給我一個海尼根手環,上面有兩個綠色紐扣,可以在體驗館內的酒吧換兩杯海尼根啤酒。我不會喝酒,所以就把手環帶回台灣,順便在兩個紐扣旁邊縫上四片(大麻)葉子當做紀念。
早期的海尼根廣告
海尼根體驗館僅提供英文導覽服務,也可以上網下載他們的中文免費影音導覽APP,我當場就下載了,剛開始是介紹海尼根啤酒廠的起源以及海尼根祖孫三代是如何打造這款暢銷的啤酒。
解說員正在解說製造海尼根的四大元素:水、發芽大麥(Barley)、啤酒花(Hops),以及能創造豐富風味與細緻果香的:A 酵母(A Yeast)。其中,『啤酒花』給啤酒帶來特殊的香味,和不同程度的苦味,甚至有抑菌作用,會使低酒精濃度下的啤酒不至於酸敗。
牆壁上寫著『Quality from The Start』,海尼根用的都是天然原料喔 !
釀酒室
有點像戴著防毒面具
啤酒的釀造過程
啤酒釀造發酵槽旁邊有一個展示桌,講解人員會提供發酵前的麥芽汁給大家試飲。
發芽大麥加水煮沸過濾變成麥芽汁(wort),因為還沒加入啤酒花和A酵母,所以喝起來沒有味道。
隨著時間的遞移可以看見海尼根啤酒瓶的演變。
1870年的啤酒瓶
1900年瓶身變成綠色玻璃綠標。
一度變成橘標。
後來又改回綠標。
1864年就有馬房
我們先在視聽室前面等待。
牆上寫著:ONE UNCHANGEABLE RECIPE ... From Barley to Bar
1. MASH TUN
2. MASH KETTLE
3. LAUTER TUN
4. WORK KETTLE
5. FERMENTATION
6. BOTTLING
帥哥服務員
走入視聽室以後,按照指示,七人一排,觀賞360度電影,欣賞海尼根歷年經典廣告,充滿震撼效果。
處處可以看到海尼根的標誌:紅星
剛剛海尼根請我們喝一杯免費的啤酒,下圖是酒杯歸還架。
想要一個專屬自己的海尼根嗎?
先在機器上輸入想要印在酒瓶上的字,繳6.5歐,就可以拿到舉世唯一的海尼根,具有百分百的紀念價值。
互動區也非常有趣,可以先輸入電子信箱 ,然後在攝影鏡頭前騎腳踏車,為時大約50秒,之後,我們就會收到騎腳踏車遊荷蘭的歡樂影片,真是太好玩了。
注意拍影片時要看著螢幕下面的鏡頭,並且做出『用力』騎車的姿勢,才會逼真喔!
突然前面出現一個兩鬢留有長長捲髮的男士,我趕忙拍照留念。
這位男士信仰哈雷迪猶太教(或稱極端正統猶太教),依照教規,男子不可修剪鬍子的兩邊及鬢髮,因此他的雙鬢有一搓螺旋狀捲曲且搖曳的鬢髮。
可以拿剛剛發的手環上的紐扣在酒吧換二瓶啤酒。
海尼根的出口就是紀念品店。
晚上在Van Vlaanderen 餐廳用餐。
看到行程表上面寫『米其林推薦』,我本來滿懷期待,但當菜端上來後,我整個傻眼,因為份量實在太少了。
充滿噱頭的前菜竟然有卷成花的生魚片,只是我不吃生魚片,只能放棄。
主菜竟然幾片牛肉,不僅擺盤難看,配菜也少得可憐,真寒酸!
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