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桃園縣龜山鄉的長庚養生文化村已經對外營運八年了,一直想找個機會去看看,這天看到媒體報導很多僑民成群結隊入住養生村,我也忍不住想一探究竟了。
養生村怎麼去呢?
如果是搭巴士的話,台北西站的泛航客運和三重客運都有密集班次可以到。如果在台北搭捷運轉車的話,捷運圓山站的936、937也可以搭到林口長庚醫院,車程約20~30分鐘。
抵達林口長庚醫院以後,進入側門,門口就有志工服務台,詢問一下養生村接駁車搭乘的地點,大約步行五分鐘即可找到。
養生村的接駁車週一到週五約半小時一班,週六、日、例假日約40分鐘~一小時一班。
接駁車不是每班都有到養生村,據我詢問結果,2號和3號有到,安全起見,上車時先問一下司機先生。
當我等車的時候,前面有幾個較年長的先生、太太也是要去養生村看看環境,聽說他們的朋友正在養生村試住,還蠻滿意的說。
接駁車第一站到桃園長庚(15分)→護理之家(15分)→養生村(1分鐘),護理之家其實就在養生村旁邊。
上圖就是長庚養生村。
我利用導覽前的空檔,先到附近的護理之家瞧瞧。周六的護理之家櫃台只剩警衛,沒有導覽員,我拿了一份入住簡介,收費標準分單人房、雙人房、三人房、四人房、八人房,收費從72000到33000/月不等。
依我這幾個月到處訪查的經驗,這樣的收費算是一般的水準。
導覽約一小時,參加人員約七、八個,多半是身強體健的中年人,我首先問導覽人一個問題,養生村附近有一排高壓電線(下圖),對住民身體的影響。
導覽人說,這個問題也是住民很關切的,養生村定時找人測輻射值,比起我們用的手機、吹風機等家電產品所產生的輻射小很多,不需擔心,只是高壓電線確實對住民的心理造成影響。
養生村是生活能自理老人養老的場所,如果老人的身體情況變差了,比如說需要四腳助行器和一點點照護,卻又不到住進護理之家的程度,這時,養生村另闢樓層(22坪/間),頤安居,讓這些老人入住,原房價只需加收每月10000元。
下圖是頤安居,現在入住的住民有11人,住民用餐由餐廳送來,住民不需到大餐廳用餐。
養生村有14坪和22坪的住房, 我們首先參觀22坪的房間。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我對22坪的評語。
下圖是客廳,電視是自備品。
臥室,落地窗,外面即是陽台。
臥室旁邊即是餐廳
廚房
住民只能買小型洗衣機入住
下圖是儲藏室
至於14坪的房間,更是小巧玲瓏,餐廳、儲藏室都不見了,只剩客廳、臥房和廚房。
我問導覽員,14坪和22坪的空房還有多少?
導覽員說,14坪已經客滿,可能因為14坪月繳少8000元的原因吧!
除了電視以外,住民還需自備洗衣機,因為牽涉衛生問題。
詳細資訊請看以下長庚養生村的網站:
http://www1.cgmh.org.tw/cgv/serv_01_01.htm
寬敞的走道,走道兩旁是各種社團活動室,住民可以免費參加。
養生村的優點是腹地龐大、收費平實、房間相對寬敞;缺點是離台北太遠,高壓電線環繞。
台灣已經步入高齡化國家,一般的觀念還是「在家安老」,住進養老院常常是不得不的選擇。
嬰兒潮這一代出生的人漸漸步入中、老年,常常自嘲:自己是奉養父母最後的一代,也是被子女棄養的第一代。
如果到時子女不能依靠,老伴先走一步,在養老院終老可能是未來要走的路。
老人社會的來臨導致老人商機,養老院在未來一、二十年絕對會蓬勃發展,老人只要準備好足夠的銀兩,將來一定會有更多樣化的選擇。
下圖前面是護理之家後面圓形灰色大樓A棟即是我們正在參觀的地方,接著還會推出B棟, C、D棟尚未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