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就是俗稱的「日本失落十年」,以下內容截取自經濟日報文章,細細讀來你會發現過去的日本和現在的台灣何其相似,希望讓我們藉由日本經驗重新思考未來在生活和投資理財上的因應之道。

1970年代日本實質經濟成長率平均為5%,1980年代為3.9%,1990年代只剩下1.7%,泡沫經濟瓦解之後,股價和不動產價格開始下跌,景氣開始降溫,高價買進的不動產和設備跌價,企業因為蒙受損失,銀行借款無法按時繳息還款,銀行因此產生壞帳。景氣惡化、個人消費和設備投資的需求減少,使得供需失衡,產生物價下跌現象,而且因為失衡時間長期持續,通貨緊縮的壓力日漸升高。科技進步使供應者能提供低成本的商品和服務,也促使物價走低。

2001年企業破產件數比前一年增加2.1%為1164件,是第二次大戰後第二高,日本於1990年代後期推出多次大型經濟對策,總規模超過100兆日圓。1990年後政府持續放鬆銀根,1999年2月開始實施零利率政策,使負債的企業得以減輕利息負擔,並在市場上供應充裕的資金,但是經濟一蹶不振,由此可知,日本的經濟復甦模式是L形,然後一直在谷底盤旋。

2001年7月以前,日本失業率都未突破5%,因此可以證明當時終身雇用制仍在存在,日本人有工作較不易感到生活的艱難,就股市投資而言,日本個人直接或間接持有股票的比率偏低,僅佔家庭金融資產不到10%,股市不振不致於對個人產生立即性的影響。

1990年代日本政府為了穩定經濟,不斷舉債,讓後代子孫背負沈重負擔,可是一般日本人感受並不是特別強烈,因為有工作有收入,對於低利率環境已經習以為常了。

物品價格下跌後,侵蝕企業獲利,即便利率趨近於零,企業愈來愈難償還債務終於倒閉,2001年共有19000家企業倒閉,其中許多為中小企業。

2001年12月日本失業率創下5.6%歷史新高,比前一年高出一個百分點,失業人口超過100萬人。 裁員引發另一波惡性循環,不但國民所得和家庭支出銳減,原本體質優良的企業也跟著拉警報大規模裁員,減少人事成本以便度過難關。

2001年下半年消費者物價創下三十年來最大跌幅,零售業業績連續十年衰退,工業生產出現1/4世紀以來最大跌幅。2001年日本股市和匯市更是一塌糊塗,日圓兌美元一年內貶值13.1%,股市則重挫24%。

據美林公司估計,日本銀行業在2001年會計年度打銷了7.8兆日圓的壞帳,但是到2002年3月底為止,日本八大銀行壞帳總額在24兆到26兆之間,換句話說,壞帳增加的速度遠遠超過打銷的速度。

雖然利率趨近於零,銀行業者又在風雨飄搖之中,但日本人因為不能容忍風險,因此還是都把錢存在銀行,
2002年取消銀行存款完全擔保的制度,改為有限度的銀行存款擔保制度,日本人開始將存款分成若干筆較小額的存款,分別存入不同的銀行。雖然銀行的利率低,可是日本2001年物價下跌0.7%,代表存款戶的實質報酬率接近1%。

日銀原先希望擴大資金供應量後,金融機構能利用這筆資金對企業放款以創造利潤,或投資債券市場,企業積極投資設備後,行情就會復甦,進而活絡實體經濟,消費者信心也會好轉,不過實際表現並不如日銀預期,銀行放款持續減少。因為在零利率的情況下,企業和家庭都失去操作和支出的意願,乾脆把錢放著不動。

為了穩定金融體系,日銀持續放鬆銀根,並加速打銷壞帳,使銀行恢復創造信用的功能。可是銀行因為獲利惡化和勾銷壞帳後,必須削減經營成本,而且因為同業拆放市場規模急遽縮小,日本許多地方銀行縮小或關閉短期金融部門,整併到總行內。

在通貨緊縮經濟下,績優企業會償還借款,減少負債,績優企業沒有借款需求,需要借款的企業卻因為銀行擔心被倒帳而不敢提供借款,老是借不到錢,金融機構承受風險的能力已大幅低落,日銀從供給量來放鬆銀根的政策,簡直是把水注入籃子中。

超寬鬆銀根措施的不良影響也顯現在債券市場上。當時兩年期的公債利率已跌破0.1%,十年期長期公債也只有1.3%,大型銀行如果購買兩年期公債操作,加上存款保險費,通常籌資成本會超過0.1%,已無差價可賺。如果買進中長期公債,長期利率也跟著走低,最後可能像拆款市場一樣,乾脆將資金放在日銀準備金帳戶裡。

公司債市場也出現異於尋常的副作用。浮濫資金流入公司債市場後,儘管許多公司破產,公司債利率差距卻不斷縮小。

日本為了振興經濟所用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宣告失效, 通貨緊縮逐漸吞噬日本的經濟實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