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10/28) 夏令時間結束,時間撥慢一個小時,所以,我們這次的葡萄牙之旅除了賞秋景、喝美酒之外,還賺了一個小時。
參觀完葡萄牙北部的夢幻小鎮阿瑪蘭蒂以後,我們前往65公里外杜羅河谷最著名的酒莊 - 拉梅古(Lamego)小鎮的帕切卡酒莊(Quinta da Pacheca)吃午餐、品紅酒。
遊覽車在山路上迂迴前進,路旁突然有一整片種滿葡萄樹的梯田層層疊疊排列在山坡上,有時出現在車子的右邊,引來團友的驚呼聲,過沒多久換左邊團友呼喊,相機、(手機)的喀嚓聲此起彼落,有些葡萄樹的樹葉已經轉成金黃,綠黃交織的大自然畫布在陽光下顯得燦爛多彩。
(遊覽車玻璃窗有貼紙,整個顏色偏藍)
遊覽車終於慢了下來,這時右方山坡上出現SANDEMAN神祕俠客的看板,我想,看板四周的葡萄園應該都送到波多的SANDEMAN釀酒吧?
離開遊覽車以後,葡萄樹的金黃色彩真實重現。
帕切卡酒莊
帕切卡酒莊的葡萄牙佔地140英畝,是杜羅河谷中最著名的酒區。
一走進大門,兩旁梧桐樹已經換上秋裝迎接著我們。梧桐樹在一人多高的地方開始分叉,十幾年就長到遮天蔽日,秋天一來,巴掌形的葉子變成金黃色,偶有一、兩片打著彎兒飄零下來,我還會聽到落葉觸地的聲響。
我在林蔭大道朝右一望,大部分葡萄葉已經從綠色轉為紅色、金黃色,有如五彩繽紛的大自然圖畫,我想,酒莊最美麗的季節應該就是秋季了!
往回望的林蔭大道還可以看到SANDEMAN看板的蹤跡。
左、右兩邊葡萄樹的葡萄都已採收完畢。
林蔭大道走到底就是一個方形廣場,廣場被幾間紅瓦白牆的房子所圍繞...
下圖那間房子就是我們中午用餐的地方。
餐廳裡面有一張可以坐25+1人的長桌。
桌上擺了好幾盆花作裝飾,我本以為是假花,靠近一看才知道全是真的,每朵花可是嬌豔欲滴,沒有一絲憔悴樣。
餐廳一側牆壁擺了兩張長桌放置食物。
各類起士、麵包、鱈魚餅和雞肉小塔。
生菜、番茄、胡蘿蔔、黑橄欖
主菜是燉鴨肉
飯
午餐可以選紅酒或是白酒,我當然是選紅酒拉。
紅酒一杯,幸福滿滿!
上次在波多的SANDEMAN酒莊只是純品酒,沒有甜點來助興,根本無法體會波特酒身為『甜點酒』的威力,這次帕切卡酒莊準備了20年的茶色( tawny)波特酒搭焦糖烤布蕾,真是絕配呀!
幫我們送菜、倒酒的服務員。
我在餐廳裡面找洗手間都沒找到只得到屋外尋覓,結果隔幾步路的另一間餐廳傳來嘻笑聲,我探頭一看,好幾個穿著制服的人員正在聊天。
我問:『洗手間在哪裡?』
結果,他們指向附近的一間餐廳。
這間餐廳沒有營業,玻璃窗內的房間顯得空空蕩蕩的,一個服務員趕忙跑過來問我做什麼?
她知道我的來意後,幫我打開燈說,洗手間在地下室。
她又說,我們正在用餐的餐廳其實是有洗手間的。
我回到原來的餐廳再仔細找(洗手間),大門入口的牆壁上擺了一張肖像畫,右邊門進去是餐廳。
左邊的門本來是關著的,現在打開後,我才發現是一間沒有指示牌的洗手間。
這間洗手間的綠白裝潢顯得賞心悅目。
吃完飯後,開始酒莊的導覽行程。
葡萄早已採收完畢,放置葡萄的酒槽空空如也。
酒莊至今仍沿用傳統古法--用腳踩葡萄來釀酒,為什麼呢?
用腳踩的力量恰好壓破葡萄皮讓汁液流出,卻不會踩破枝梗核,這種葡萄汁液是釀造上等葡萄酒所需的全部。
現在大多數酒莊用機器榨汁,壓榨的時候不僅葡萄皮被壓得破碎,連汁梗核也一併被壓碎,使得過多的單寧和苦味滲入葡萄汁裡,因而影響所釀出葡萄酒的質感。
接著,導覽人員帶我們到餐廳對面的房子買酒,我因為在SANDEMAN已經用完『扣打』(買酒回台灣的扣打是一公升免稅),只能再到葡萄園逛逛。
葡萄樹屬於落葉灌木,當氣溫開始下降時,該類植物會全株落葉並停止生長,以渡過寒冷的冬天,而葉片掉落前,由於葉綠素逐漸分解使葉片呈現黃色、橘紅色,另有一番風情 - 這可是季節限定喔!
工人忙著用機器收集落葉
從我一踏入酒莊大門就對遠處那幾個圓圓的木桶感到好奇,到底是什麼呢?
我踏著滿地落葉,沿著葡萄樹中間的小徑走近一看,原來是可以住的大木桶,沒想到酒莊主人竟然能想出如此的好主意,Isn't it soooooo cool?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在一個超大的葡萄酒桶裡面醒來,推開門後就是酒莊裡的新鮮空氣與自然美景,這應該就是夢寐以求的人生吧?
帕切卡酒莊特地在葡萄園裡打造10個大酒桶房當做民宿,只是親近葡萄園的價格不便宜,住一天294歐(含早餐)。
酒桶房內部除了圓形的透明門可以欣賞田園景緻外,晚上躺在床上也可以經由天窗仰望星空。
(Image by Quinta da Pacheca)
酒桶房很長,前面是臥房,後面是浴室。
(Image by Quinta da Pacheca)
(Image by Quinta da Pacheca)
葡萄樹的樹齡和葡萄酒的品質有關聯嗎?
葡萄樹的平均生命是60年。
通常一株新的葡萄樹栽植後第三年才開始收成用來釀酒。
前十年稱為幼年期,遇到這樣的葡萄酒宜在一、二年內開瓶飲用,以享其清新和新鮮的口感。
往後的30年(也就是第11~40年)是葡萄樹的成年期,此時葡萄樹根部漸漸深入土壤中,吸收到豐富的礦物質,因此所結的葡萄在色澤和甜度飽滿誘人,可視為其全盛成熟的量產期。
在種植50年之後,葡萄樹便開始進入衰老期,活力漸退,產量次第減少但營養更集中,相對提高葡萄的單位產量。用該樹齡的葡萄所釀出的葡萄酒,工藝會更精細,也因成就品質上乘、口感平衡、香氣複雜、味道濃郁的老藤葡萄酒。
所以,我們看到葡萄酒酒標上的『Old Vine』或『Vieille Vigne』(『老藤』、『古藤』、『老樹』)要懂得珍惜。(擷取自《葡萄樹究竟要活多少年才能被稱為「『藤』?》)
不知道下圖這株葡萄樹是正值笑傲江湖的壯年期還是已經步入日薄西山的熟齡階段?
林蔭大道盡頭擺著一輛古董車。
車頭的飛天女神好熟悉啊!
車頭的四個喇叭有夠拉風。
美國進口。
原來是勞斯萊斯 Phantom (by Johnson )的古董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