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們從布魯塞爾前往歐洲最美的小鎮 - 布魯日,只是,今天的天氣預報是雨天,跟團又不能改行程,真的好遺憾!
走過千年歲月的布魯日(Brugge)位於比利時西北部,昔日曾經是個海港,雖然現在海岸線已經北移,但運河環繞整個古城區,古城內水道交錯,有50多條橋樑橫跨河上,被稱為『北方的威尼斯』。
Driekroezenstraat和Oude Gentweg街角的白牆黑瓦建築是十四世紀布魯日的慈善機構為有需要的人或老人蓋的『上帝之家』,M. de Damhouder 和 J. van der Straeten於1654年創立,由七個寡婦房屋組成。
上帝之家 - 我們七個女人的悲傷
我們沿著Oude Gentweg往前到凱瑟琳街(Ketelijne Straat)右轉
凱瑟琳街一直往前走,前面就是聖母教堂。
4號碼頭位於凱瑟琳街,來回一趟30分鐘,大人10歐,小孩6歐,搭船囉!
穿過渡船售票口的中庭,對面就是聖若望醫院和聖母教堂
聖若望醫院在渡船頭對面
布魯日和羊角村都是運河交錯,羊角村洋溢著鄉村的原始風情 ,布魯日的美在歷史的停格,在穿梭來往的遊船,在悠遊嬉戲的天鵝...。
我們正在運河邊排隊準備搭船,只是天空飄著微雨,溫度越來越低,我看到前面穿著SuperDry的團友拉了拉衣領,真是蠻冷的。
遊船路線從聖若望醫院往南到水閘屋(Sashuis)迴轉走原路回聖若望醫院->玫瑰碼頭->皇冠巧克力店->楊凡艾克廣場->回頭->聖若望醫院。
遊船先往南航行。
水閘屋後面就是愛之湖,但遊船被水閘屋擋住過不去,只得迴轉開回北邊的聖若望醫院。
我們所熟悉的哥德式建築是教堂,人們以石材打造尖形拱門、肋狀拱頂和飛扶壁的教堂,而且越蓋越高,看誰能更靠近上帝。
但北海、波羅的海沿岸不產石材,因此發展出獨領風騷的磚造建築藝術,雖然無法與石造的建築比高比大,卻具有哥德式的特色和細節。
布魯日承接北歐和波羅的海一帶特殊的哥德式磚造藝術,用不同顏色的磚塊堆砌細緻多樣的外觀,因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右邊階梯式山牆紅磚建築是啤酒廠( Halve Maan Brewery)
左邊是貝居安禮修道院/教堂(Beguinage Church)
B-In 餐廳
我們又回到聖若望醫院
這時的雨越下越大,團友們紛紛撐起雨傘,幸好我穿著防雨的衣服和帽子可以繼續拿著相機奮戰,只是鏡頭上面都是雨滴,我按一下快門,就得擦一下保護鏡,船一直開一直開,有時看到好景就顧不得了,造成照片上有好幾點雨滴,本來覺得遺憾,但後來一想,有雨滴的照片也是一種回憶啦!
前面就是拍聖母教堂最佳地點 - 博尼法斯橋(Bonifacius Bridge)
右邊是博尼法斯橋
聖母教堂
團友們全副武裝,有人還戴了二頂帽子和口罩,真冷啊!
第韋爾(Dijver)是古城中心的一條運河和沿河的街道名稱,下圖是第韋爾旁的建築。
Nepomucenus橋上是聖約翰雕像(Statue of Saint Joannes)
過了Nepomucenus橋就是玫瑰碼頭(Rozenhoedkaai)。
遊船到玫瑰碼頭轉個直角往前航行就可以看見布魯日鐘樓(Belfort)
遊船在此右轉左邊就是聖血聖殿,繼續前行,下圖是市政廳廣場後面。
運河盡頭是楊‧凡‧艾克廣場(Jan Van Eyck Square),前方的綠色雕像就是楊‧凡‧艾克(Jan Van Eyck),後面是高塔 和布格舍爾小屋(Burgher's Lodge)。
遊船準備同路返回聖若望醫院
皇冠巧克力店(The Chocolate Crown)(中間紅磚山牆建築) 旁邊的碼頭。據說,皇冠巧克力店出售布魯日最好吃的巧克力。
十六世紀的 Hotel Bourgoensch Hof (中間兩棟同樣山牆設計的建築),旅館左邊是2 be 啤酒館。
聖母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