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5186-1.jpg

來到西班牙遊覽至今才第三天,只有五個字『真的來晚了』可以形容我的感受。

歐洲有好多個國家值得旅遊,但是西班牙絕對排在十名內,它和德國、法國、希臘、義大利、英國、奧地利,以及部分土地屬於歐洲的俄羅斯和土耳其...等國並駕齊驅,曾經在歐洲歷史上寫下關鍵的一頁。

前幾天在塞維亞大教堂爬上Giralda 塔頂,頗有『會當凌塔頂,一覽眾街小』的感覺。繞著塔頂走一圈看到哥德式教堂屋頂的飛扶拱更是讓人震撼,雖然我參觀過N個教堂,可我從來沒爬到塔頂上觀察過,這麼近距離的注視真是難得的視覺體驗。

隆達這個矗立在懸崖上的白色山城也是西班牙必遊的景點之一,光看那座100多公尺高的新橋和兩邊山壁的連結就值回票價,根本是希臘天空之城的擴大版。

早上的阿罕布拉宮更是『此宮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見』的顛峰之作,不只摩爾人離開會掉淚嘆息,我離開時也是腳步沈重,頻頻回首...。

接著我們從格拉納達拉車到西北邊的哥多華(Cordoba)參觀摩爾人另一個傳世佳作。

哥多華是安達露西亞自治區的一座城市,也是哥多華省的首府,位於瓜達幾維河(Guadalquivir)河畔。

DSC_5154-1.jpg

瓜達幾維河旁邊有十二世紀麵粉磨坊水車的遺跡

DSC_5156-1.jpg

哥多華曾經被羅馬統治,羅馬人於西元前一世紀在瓜達幾維河上蓋了一座羅馬橋,長247公尺,寬9公尺,共有16座橋墩,欣賞哥多華的最佳位置就是走到羅馬橋另一頭,從那裡可以遠眺清真寺。

有一個29歲的記者兼攝影師曾說,『即便你來羅馬橋一千次也不會覺得厭倦,因為不管是清晨、夕陽西下或是晚上的羅馬橋,你都可以看到不同的色彩...。』

DSC_5281-1.jpg

第八世紀時哥多華被穆斯林攻陷,當哈里發(伊斯蘭教的宗教及世俗的最高統治者)統治伊比利半島大半部分和北非的一小部分時(下圖綠色部分),曾經以哥多華為首都(756~929),哥多華在十世紀時有五十萬居民,曾是西歐最大的城市,雖然繁華落盡,老城區仍舊保存著當年的回教色彩。

Califato_de_Córdoba_-_1000.svg.png

(上圖擷取自維基百科)

經過羅馬橋後,左轉過街就看到凱旋門

DSC_5280-1.jpg

凱旋門右邊就是旅客服務中心

DSC_5162-1.jpg

DSC_5161-1.jpg

凱旋門前面的回教建築

DSC_5163-1.jpg

DSC_5164-1.jpg

下圖中間是聖拉斐爾凱旋柱,聖人拉斐爾是哥多華的守護神,左邊就是哥多華清真寺/主教座堂

DSC_5166-1.jpg

這原是一間清真寺的教堂

DSC_5167-1.jpg

DSC_5169-1.jpg

下圖是哥多華清真寺-主教座堂(The Mosque-Cathedral of Cordoba)的空拍圖,長方形的基座,前面有伊斯蘭教教堂常見的橘子庭院。

這個院子一開始被設計成有柱廊的院子,橘子樹下面放個大水槽供穆斯林教徒洗淨手腳之用,13世紀時開始在院子裡種棕櫚樹,15世紀以後才種橘子樹,18世紀時,加種了橄樹和柏樹。

2-Cordoba-Great-Mosque-Cathedral.jpg.

(上圖擷取自http://www.azuretravel.co.za/tours/spain-cordoba-seville-2-n-3-d/)

鐘樓的前身是叫拜樓,歷經數百年後才改建成今日模樣。

DSC_5170-1.jpg

從原清真寺拆下的木材

DSC_5172-1.jpg

古早古早以前,教堂原址是一座小小的西哥德式教堂,當伊斯蘭勢力於公元711年征服西班牙之後,教堂被分成兩半。

這種伊斯蘭教--基督教共生的局面一直持續到公元784年,直到阿卜杜拉赫曼一世將基督教部分買下。

基督教教堂的原有結構被拆除,並在原址上建立了現在的哥多華大清真寺。

在『收復失地運動』中,哥多華於1236年重新成為基督教統治地區,大清真寺隨即被改建成羅馬式天主教堂,16世紀又進一步加建了文藝復興式的大教堂和中殿。

教堂外面是尋常的清真寺風景,但是走進教堂直到最裡面,卻又看到天主教教堂的擺設和裝飾,由於回教和天主教在一間教堂內水乳交融的特殊性,它與阿罕布拉宮成為安達露西亞建築的代表。

DSC_5173-1.jpg

每次走進歐洲的教堂都缺少驚喜感,因為我從外觀就可以得知教堂的風格,不同的只是細節罷了,簡而言之,每個建築師都在模仿其他人的作品,重複的美就不是創作了。

可是,哥多華清真寺不一樣,這間教堂的特色就是由大理石、花崗岩的柱子搭配紅白相間的雙層圓形拱門整齊排列在大廳,即便官方網站也是以雙層紅白圓拱為其代表圖像。

據說,教堂裡面的柱子多達850根,柱子的功能已經不是結構性而是裝飾性了。

穆罕默德‧伊克巴勒看到這間清真寺曾說『數不清的柱子就像是敘利亞綠洲裡層疊的棕櫚樹』。

阿拉伯人生活在沙漠之中,蒼鬱的森林應該是他們最盼望看到的景象,既然現實中達不到,乾脆在教堂裡創造森林的意境。

對其他安達魯斯人(al-Andalus來說,『哥多華的清真寺美得令人眼花撩亂, 難以言語形容』。

哥多華清真寺/主教座堂於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遺產。

DSC_5175-1.jpg

根據清真寺提供的小摺頁上的說明,原來的清真寺曾經過三次擴建(依顏色從深到淺區分)才變成現在的模樣。

原始清真寺( Abd al-Rahman I)的平面圖係依照教堂的模型和遵循大馬士革和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的版本(下圖)。

這段時期最重大的意義是:重新使用的建材讓教堂內混合著希臘、羅馬和西哥德的風格;雙層拱門的概念也是在這個時期奠定,影響整個建築史。

Israel-2013-Jerusalem-Temple_Mount-Al-Aqsa_Mosque_(NE_exposure).jpg

(上圖擷取自維基百科)

第一次擴建(Abd al-Rahman II):主要貢獻是地方工匠使用鑽孔技術做出11個柱頭

第二次擴建( Al-Hakam  II):八角形祈禱壁龕室(Mihrab)是代表作。

第三次擴建( Almanzor):從雕塑藝術的觀點來看,這次擴建並沒有達到顯著的成績,尤其是雙層拱門不是用石頭或磚頭堆砌,而是用繪畫作假是一大敗筆。

清真寺增建圖.jpg

當初這種雙層拱門的構想來自羅馬水道橋和凱旋門的造型。

教堂大廳的空間配置係以柱子為骨架,上面疊上一系列雙層的拱門 ,不僅可以提升天花板的高度,讓整個大廳的空間更寬敞,而且營造出透明、優雅而明亮的感覺。

當初為了撙節開支,支撐教堂的圓柱部分是從其他古羅馬或是哥德式建築取得,所以教堂內有大理石、花崗岩...等不同材質的石柱,柱式也不一致,有些柱子還破損了一小塊。

DSC_5176-1.jpg

清真寺的主廳曾經作為穆斯林一天五次祈禱、特別星期五的祈禱場地。

DSC_5178-1.jpg

考古學家在教堂的地下發現聖文生(San Vicente)長方形教堂的遺跡,挖掘出來的部分放在聖文生展覽廳。

DSC_5180-1.jpg

DSC_5183-1.jpg

精彩的屋頂雕刻

DSC_5184-1.jpg

紅白圓拱上方的屋頂修改為巴洛克風格

DSC_5185-1.jpg

DSC_5188-1.jpg

DSC_5190-1.jpg

DSC_5191-1.jpg

將清真寺部分改為天主教堂可謂舉世罕有,Pablo Álvarez Funes 在  Notre Dam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in South Bend, Indiana (USA), January 26, 2011,針對哥多華清真華舉行一次演講:當代古典主義的思考『Reflections on Comtemporary  Classicism   』,裡面有很多對建築方面的描述,有興趣的格友可以參考。

Pablo Álvarez Funes 剖面圖可以讓我們了解不同禮拜堂/祭壇的拱頂所在位置

004-Mezquitacordoba-Damasco-Esquema.jpg

(擷取自http://otraarquitecturaesposible.blogspot.tw/2011/05/la-mezquita-catedral-de-cordoba-para_14.html)

DSC_5192-1.jpg

不同材質和柱式的柱子

DSC_5193-1.jpg

維列委西奧薩禮拜堂(Capilla de Villaviciosa)是西元1371年第一座於清真寺內興建的禮拜堂,改成現在的哥德式的風格,交叉拱頂形塑成美麗的蜂巢圖案。

DSC_5194-1.jpg

相當精采的屋頂造型,Pablo Álvarez Funes  拆解屋頂的安裝過程

009-mezquitacordoba-villaviciosa-boveda01.jpg

(擷取自http://otraarquitecturaesposible.blogspot.tw/2011/05/la-mezquita-catedral-de-cordoba-para_14.html)

造型特殊的多重葉瓣拱形門柱有點像壓扁的棕櫚樹。

DSC_5195-1.jpg

清真寺內禁止放置人像,這間清真寺因為被改做天主教堂,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十字架上的耶穌放在清真寺內的奇特景像。

DSC_5198-1.jpg

八角形祈禱壁龕室(Mihrab)由扇貝殼圓頂包覆著,屋頂八個小窗的採光和燈光相互輝映,有點像是來自天堂的光線。

DSC_5200-1.jpg

牆壁上的馬賽克裝飾屬於拜占庭風格,顯得格外精緻而典雅。

DSC_5203-1.jpg

有如搭乘時光穿越機,一轉身教堂就換了面貌,哥德、文藝復興和巴洛克藝術隨即登場。

DSC_5206-1.jpg

聖器室(Maksura)內金碧輝煌的聖體匣(Monstrance)最引人注目,據說,如有重大場合就會被抬出教堂參加遊行。

DSC_5209-1.jpg

收復失地時,國王接受摩爾人投降的畫像

DSC_5210-1.jpg

DSC_5211-1.jpg

DSC_5212-1.jpg

DSC_5213-1.jpg

教堂裡面的紅白圓拱只有在我們剛進門的時候散發光彩,越往裡面走,我們發現紅白圓拱上的紅漆竟然褪色了。

教堂的小摺頁上說,第三期擴建工程蓋雙層拱門時,不是用石頭或是磚頭堆砌而成,而是用油漆畫出紅白線條的效果,經過歲月的洗禮,紅漆剝落露出白色的基底。

DSC_5214-1.jpg

牆壁上掛著每位工匠在完工作品上的簽名

DSC_5215-1.jpg

DSC_5216-1.jpg

DSC_5218-1.jpg

DSC_5221-1.jpg

文藝復興風格拱頂

DSC_5222-1.jpg

DSC_5223-1.jpg

主祭壇

DSC_5224-1.jpg

DSC_5233-1.jpg

主祭壇內的唱詩班座椅

DSC_5229-1.jpg

壯觀的管風琴

DSC_5228-1.jpg

DSC_5225-1.jpg

文藝復興風格的屋頂

DSC_5226-1.jpg

DSC_5231-1.jpg

清真寺與教堂比鄰而居

DSC_5234-1.jpg

DSC_5238-1.jpg

DSC_5239-1.jpg

橘子樹中庭

DSC_5241-1.jpg

教堂外面的 Virgen de los Faroles

DSC_5276.JPG

DSC_5275-1.jpg

DSC_5242-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