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2091-1.jpg

里加是波羅的海三小國中最大的城市,瀕臨里加灣,市區跨道加瓦河(Daugava River)兩岸,北距波羅的海15公里,是波羅的海國家主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工商業中心。

里加於十三世紀建城,是現時保存最多新藝術風格(Art Nouveau)建築的城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里加的新藝術風格建築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因此,『里加歷史中心』(即舊城區)於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30年代遊覽里加的英國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稱讚『里加是北方的巴黎』。

因為北歐的物價超級昂貴,芬蘭人或是瑞典人常常搭飛機到三小國度假。里加還算低廉的物價和新興的夜生活讓歐洲人為之瘋狂,2014年里加被選為歐洲文化之都,勢必迎來更多歐洲遊客。

里加地圖-1.jpg

Bastejkalna  Parks與道加瓦河平行,是一個長條形公園,里加五個最漂亮的公園之一,有Pilsetas  運河蜿蜒流經。公園裡面濃蔭處處,大片的綠地和五彩繽紛的花園為樸實的里加古城增添些許顏色。

公園的一角:國家歌劇院(Latvian National  Theatre)

DSC_2046-1.JPG

DSC_2047-1.jpg

運河上時時有遊船滑過,多麼的詩情畫意!

DSC_2049-1.jpg

DSC_2050-1.jpg

DSC_2051-1.jpg

領隊和導遊

DSC_2052-1.jpg

公園旁邊有一座自由紀念碑(Brivibas piemineklis)為紀念在拉脫維亞獨立戰爭(1918~1920年)期間陣亡的軍人所建,是拉脫維亞自由、獨立、主權的重要象徵。

DSC_2045-1.jpg

里加新、舊城區的交接處是自由紀念碑。觀賞完自由紀念碑,開始參觀里加舊城。

下圖牆壁上是拉脫維亞各個城市的市徽,最上頭是里加的市徽。(左後方就是火藥塔)

DSC_2053-1.jpg

火藥塔(Powder Tower,Pulvertornis)興建於13世紀,原本是里加防禦系統的一部分,17世紀開始作為火藥庫,因而得名, 尖尖的屋頂是19世紀末才加上去的,現在為拉脫維亞戰爭博物館。

DSC_2055-1.jpg

斷牆的斷面太平整,紅磚的顏色太鮮豔,里加的『復舊如舊』變成『復舊如新』,完全失去古蹟的原汁原味。

DSC_2058-1.jpg

DSC_2061-1.jpg

里加在1621年受波羅的海對岸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的統治,直到1710年里加都是瑞典最大的城市。瑞典門(Swedish  Gate)是里加舊城唯一保留下來的城門,瑞典為了慶祝打敗波蘭佔領里加,興建於1698年。從1629~1721,瑞典統治里加的這段時期稱為『The Swedish Time』。

從外觀可知,瑞典門是里加舊城區唯一保留原始模樣的建築物。 

關於瑞典門有個羅曼蒂克的傳說:一位里加少女愛上了瑞典士兵,有一次兩人半夜約會時被發現,結果他們被抓起來塞進了城牆裡面。後來謠傳,戀愛時在半夜經過城門,若有聽到這對戀人的綿綿情話,即表示自己找到真命天子(天女)喔。

後來瑞典門上蓋了房子,房子與城門合而為一,稍不留意就錯過了。

DSC_2063-1.jpg

瑞典門上方雕刻了一隻生氣的獅子,表示不歡迎入侵者。

DSC_2064-1.jpg

下圖這個石頭路真的是隨便拼湊而成,不僅大小不一,而且凹凸不平,真不敢想像穿高跟鞋的小姐們如何走路?

塔林的導遊問我們為什麼要用石頭鋪路,而不是用瀝青?聰明的呂先生給了答案 ---『冷漲熱縮』。

導遊說,因為石頭含有水份,攝氏零度以下會膨脹,路面會升高,可使用多年而不壞,但是柏油路則不然。

歐洲的冬天都會下雪,當水滲入瀝青的孔隙內,而溫度盤旋在攝氏零度附近,孔隙內的水重複凍結--->解凍--->重新凍結的過程而產生的堅冰會損害瀝青的結構,柏油路用不了幾年就必須刨除重鋪。石頭路的優點除了耐用外,下雨天的路面不會變得泥濘,乾燥天氣時不會塵土飛揚,也不會有車輪壓過的痕跡。

DSC_2066-1.jpg

據說小巷中間的方形灰藍地磚下面是下水道。中間那個黑色的東東是路障吧?

DSC_2067-1.jpg

DSC_2069-1.jpg

這條用刺球做成的鐵鍊子也太猙獰可怕了吧!

DSC_2072-1.jpg

教堂尖頂上頭有隻風向雞。

DSC_2075-1.jpg

三兄弟之屋(Three  Brothers'  House)是里加最古老的房子,代表里加不同階段的建築發展。

右邊,17號,是里加最早的民宅,15世紀末期興建,以前的政府按窗戶大小來課稅(有人開玩笑說:窗稅又稱為Daylight  Robbery),窗戶越大,稅課得越重,房屋主人為了避稅,就把窗戶改小了。最右邊的建築有600多年歷史,只有正面幾個小得可憐的窗戶。

從建築風格來看,右邊房屋的屋頂是階梯形山牆,哥德式的裝飾,和一些早期文藝復興風格的細節。

中間這棟房屋,19號,建於1646年,1746年裝上石雕大門,整間的設計風格受矯飾主義影響,目前為里加建築博物館。

左邊這棟窄小巴洛克風格的房子,21號,和現代的房子比較相像,推測它可能建於17世紀末期。

DSC_2076-1.jpg

DSC_2078-1.jpg

當我們朝向三兄弟居走去的時候,站在最老民宅前面的街頭藝人馬上吹奏起台灣民謠,讓我們又驚又喜。不知道他們是認得小侯,還是導遊?

團友呂先生上前和這些藝人同樂,高唱著『梅花』,台風穩健,是實力派的唱將喔!

DSC_2083-1.jpg

沒窗的採光方式就是『天井』。

DSC_2084-1.jpg

DSC_2085-1.jpg

(里加)大教堂廣場是里加舊城區最大的廣場,也是當地舉行節慶活動的最佳場所。

DSC_2088-1.jpg

DSC_2089-1.jpg

DSC_2114-1.jpg

DSC_2119-1.jpg

里加大教堂(The  Dome  Cathedral)位於道加瓦河邊,建於1211年,是波羅的海區域最大的中世紀天主教教堂,里加的地標之一。

里加大教堂融合羅馬式、哥德式、巴洛克式等建築風格,是攝影家、畫家和電視旅遊節目的最愛。

常常被稱為『Dome  Cathedral』係因『Dome』來自德文『Dom』,也就是『大教堂(Cathedral)』的意思。

DSC_2118-1.jpg

里加大教堂的空照圖

Riga_Petrikirche_Blick_vom_Turm_zum_Dom_3-1.jpg

(擷取自維基百科)

當初教堂屋頂設置風向雞的目的是讓遠方的居民觀測風向,根據基督教的傳統:清晨的雞啼聲也可以趕走厄運,因此,風向雞就被里加居民視為避邪之物,現在里加每座教堂的塔頂上都有一隻金色的風向雞。

DSC_2121-1.jpg

DSC_2095-1.jpg

巴洛克式的木雕講道壇(Pulpit)

DSC_2096-1.jpg

講道壇的精緻雕刻

DSC_2100-1.jpg

1882~1883年由德國公司製造的管風琴在1884年1月31日啟用,總共有6718個管子,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管風琴。

DSC_2102-2.jpg

大教堂有個中庭,中庭的三面尚在維修。

DSC_2103-1.jpg

教堂的迴廊展示著古文物。

DSC_2104-1.jpg

DSC_2106-1.jpg

DSC_2109-1.jpg

DSC_2111-1.jpg

DSC_2112-1.jpg

DSC_2113-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