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位於中歐,北邊臨波羅的海,西面與德國接壤,南部與捷克和斯洛伐克(1993年脫離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獨立)為鄰,白俄羅斯在其東邊,烏克蘭在其東南,東北部為立陶宛和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
波蘭面積為31萬平方公里,約為台灣的 8.6倍大,絕大部分是平原地形,平均海拔僅173公尺,因此無險可守,多次被列強瓜分。
波蘭歷史猶如一首榮耀與悲愴交織的樂曲,且讓我細說從頭!
羅馬帝國時期,波蘭位於帝國東部邊陲地區。
1025年博萊斯瓦夫一世加冕為波蘭國王,其後,波蘭成立世界最早的議會之一。1138年,王朝分裂。
14世紀卡齊米日三世重新統一波蘭,進行改革,在首都克拉克創辦雅蓋農大學,歡迎德意志人、猶太人移民到波蘭。
16世紀是波蘭的黃金時代,國力強大,是歐洲不能忽視的大國。
17世紀國力衰退。
18世紀三個壞鄰居: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入侵,經過三次瓜分,1795年波蘭亡國,自此之後,波蘭從世界地圖中消失123年。
19世紀拿破崙戰敗後,波蘭大部分土地屬於俄羅斯帝國沙皇的疆土,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羅斯帝國於1917年發生『十月革命』,無暇他顧,波蘭於1918年取得獨立,因此重現於世界地圖。
1918~1938年 壞鄰居們忙於戰後重建,修養生息,波蘭得以安享20年太平,。
但...快樂的日子總是不長久...,波蘭再次大禍臨頭。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打,東、西邊二個惡鄰居,蘇聯和納粹德國,入侵波蘭,9月25日第二次瓜分波蘭,波蘭再度亡國。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納粹德國佔領波蘭全境,大蓋集中營屠殺猶太人,波蘭人口因而減少約600萬人。
1944年夏天,蘇聯軍隊攻入波蘭,擊敗了德軍,佔領了波蘭全部地區。
1952年成立『波蘭人民共和國』,統一工人黨為執政黨,開始建立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國家,冷戰期間,波蘭的內政、外交政策追隨蘇聯腳步,蘇聯也一直在波蘭駐有軍隊。
1980年代以後,華勒沙領導的『團結工聯』逐漸取代『統一工人黨』。
1990年1月16日,執政45年的統一工人黨失去議會的絕對控制權和政府的領導權,『波蘭人民共和國』改名為『波蘭共和國』,史稱『第三共和國』,同年底,華勒沙成為首位民選的波蘭總統。
----
波蘭的經濟表現又是如何呢?
1990年波蘭成為民主國家後,快速實行工業私有化,讓市場恢復自由競爭的本色,控制稅率和債務,經濟重現生機。
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經濟快速成長。波蘭也是申根區的一員,所以,台灣人旅遊波蘭不需簽證。
波蘭加入歐盟10年後(2014年),波蘭國內生產毛額(GDP)世界排名第23名,領先比利時、奧地利、丹麥等歐洲國家,創造200萬個工作,130萬人脫貧,內需消費穩健增加,出口貿易持續成長,外資持續匯入...,波蘭成為歐洲不可忽視的第六大經濟體。
目前歐洲經濟正處於經濟零成長的慘況,波蘭的經濟前景依然看好,居高不下的失業率是其經濟發展的一項隱憂。
---
亮麗數字背後,老百姓的實際感受呢?
我們的導遊 Chris說,波蘭興建公共設施的效能低落,舉例來說,波蘭高鐵的發展緩慢,第二條高鐵才蓋一半,同樣的時間,中國已經蓋了20條高鐵。(OS:這好像是講我們的機場捷運耶...)
昨天我搭高鐵時,坐我隔壁的波蘭帥哥也對目前波蘭的政經情勢不滿,他說,在波蘭工作的薪水低,政府效能不彰,基礎建設緩慢...。
------
今天早上要參觀的是 瓦津基公園(Lazienki park),直譯為『皇家浴場公園』,是華沙最大的公園,佔地76公頃,是大安森林公園(25.894公頃)的三倍大,因為玫瑰園裡有蕭邦的雕像,故又稱作『蕭邦公園』。這裡的林木蓊鬱,擁有多條林蔭步道,是華沙人休閒的好去處。
領隊小侯穿了一件紅上衣和綠色草地形成強烈對比,特別幫小侯拍個照。
蕭邦雕像
孔雀漫步於草坪上,偶而開屏取悅遊客。
下圖為公園內最有名的水上皇宮 - 瓦津基宮,『瓦津基』波蘭文是『浴室』,水上宮殿當初是國王喜歡的浴室,後來才轉變成現在的宮殿建築,目前已改造成博物館。
公園內有條『中國大道』,兩旁掛著紅燈籠,真是有夠俗氣的,所以,改拍逆光下的樹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