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前往新天鵝堡,當晚還要趕到雙子城 的Hotel Edelweiss,由於火車無法銜接,我們只得花大錢雇了一輛休旅車全程接送。
上圖是火車的開關按鈕,auf 是『開』,zu是『關』,看不懂德文,看按鈕顏色也可以理解。
為什麼要特別介紹這個按鈕呢?因為有時候火車停在月台,車門卻是關著,這時就要自己按一下綠色鈕,門才會打開。
這次從斯圖加特往福森途中,窗外漸漸呈現霧茫茫的雪白美景,坐在高速的ICE車上,連對焦都有困難,只能加減拍。
在台灣不容易看到下雪,更別提罕見的霧淞美景了。
火車窗外的白色世界突然出現霧淞,讓我高興地拿起相機拼命拍。
『霧淞』,也稱樹掛,在寒冷的地區臨近地表水(河流、湖泊等)的地方,由於水從湖面蒸發,在空中形成水霧,而又因為寒冷的天氣,霧中的水粒子在樹枝上凝結,結霜不斷積聚,枯枝披上了小冰晶組成的白色不透明的外衣,猶如雪白的芒刺,別有一番風情。
美好的東西總是不長久,等太陽出現11~12點左右,霧淞就會慢慢雪崩瓦解, 煙消雲散了。
所以,賞霧淞全靠運氣 - 溫差大、溼度夠,沒想到...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霧淞卻在車外處處是。
從斯圖加特到福森必須在奧古斯堡(Augsburg)換車,這時剛好也需換月台搭車,我們拖著大行李詢問服務人員有沒有電梯或是行李輸送帶可以make our lives easier?
這位老兄想了半天,終於想到月台末端是相通的,是平滑的坡道,他一馬當先地領著我們往前走,換了月台又有另一位美女服務員接手引導我們,這時剛好下起了小雪,大夥兒高興地拍起合照!
這次坐火車又碰到好心人。
我們搭火車的SOP是:上車前站對月台(因為事先已經買票),上車後就核對每個車廂上跑馬燈,再次查核是否坐對火車。接著就是等預計抵達時間前五分鐘就到車門口等待,至於德語廣播的內容,我們通常是不予理會。
這次到福森,我們也是如此。當我們下車時,列車長看到我們都是東方人,大概也了解我們聽不懂德語,他用英語說,這個列車慢了,福森是下一站。我們聽完趕忙再上車,等到福森以後,我們又看到這位好心的列車長在月台走動,剛好這列車也已抵達終站,列車長熱情地和我們合照。
我深深覺得,德國人雖然外表冷漠,其實都是古道熱腸的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