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0981-1.jpg

我們今天前往新葛蘭芝,一處具有歐洲文明特有的遠古石室(Passage Grave)參觀,某些石室甚至可能追溯至5000年前,石室修建時期所用的天文數據令人驚奇,其神祕之處不亞於埃及金字塔。

從遊客中心前往搭接駁車的停車處,通道設計有如石室一般。

DSC_0983-1.jpg

IMG_20180612_113204-1.jpg

波茵河考古遺跡(Brú na Bóinne)內,有諾斯(Knowth)、紐格萊奇(Newgrange)、朵斯(Dowth)、佛克諾斯(Fourknocks)、洛庫(Loughcrew)、塔拉(Tara)等不同區遺址,我們今天前往紐格萊奇遺址看看外國的石室和中國的古墓有啥不同?

DSC_0997-2.jpg

我們遠遠就看到一個圓圓的石室,前面有小石頭堆砌的牆壁圍成半圓形。

DSC_0993-1.jpg

紐格萊奇石墓被認為大約建造於新石器時代的公元前3200年左右,是由一群在波茵河河谷從事農業耕作的人類建造的。

凱爾特到來後,紐格萊奇石墓被認為是他們的神的居所,它也被公元3世紀時的羅馬人崇拜,他們的貢品、錢幣、珠寶等都在石堆的頂上被發掘出來。

在1142年,基督徒建立了梅利豐特修道院(Mellifont Abbey)。紐格萊奇石墓附近的土地成為了修道院的地產,這座墳墓和附近的小鎮也得名於此。

1699年後,墓室被打開,紐格萊奇石墓成為重要的考古遺址。但直到1962年,考古學家才對紐格萊奇石墓進行第一次科學的發掘。發掘之後,內部的通道被弄直,再附上看不見的第二條通道,以減輕頂上石堆的壓力,以免崩塌。原先用白色石英建成的正面被重建,用的是在遺址找到的石頭。(維基百科)

DSC_0986-1.jpg

石室雖大,入口卻小得可憐,導覽員召集我們在石室外講解,然後,她告訴我們需將背包放在前面拿著,而且裡面不許拍照。

入口通道僅有一人寬,像我這麼瘦的人走過通道都有窘迫的感覺,很難想像大尺寸的外國人怎麼擠得進來?

墓室通道大概有60英呎長,我們最後抵達有著三個凹室的房間,在昏暗的光線下,我看到右側凹室的入口是最大的也是裝飾最華麗的。在這個凹室裡有兩個石盆,一個套著另一個。外面的那個石盆是新石器時代匠人的傑作,使用一整塊堅硬的花崗石雕成的。而另兩個凹室,則是用砂岩雕成的。考古學家認為這些石盆曾經放過死者的遺體。

導覽員刻意關掉照明片刻,整個石室瞬間陷入黑暗,突然有一道模擬冬至的陽光從石室入口上方的開口直透墓室。

在12月19日至23日的黎明,隨著太陽的升高,光束越來越寬,最後整個墓室都充滿陽光。這個奇特的現象持續17分鐘左右,大約是8點58分到9點15分。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點燈,一年大約有360天,石室內可是伸手不見五指。

結合天文學上的研究,從上述現象可以得知紐格萊奇石墓的建造比埃及金字塔早約500年,比巨石陣早約1000年,這可能反映了建造者要表達新的一年的開端,或是生對死的勝利。(維基百科)

DSC_0987.JPG

DSC_0985-1.jpg

DSC_0988-1.jpg

DSC_0989-1.jpg

墓室入口前面這些石頭上刻著許多謎一般的圖案,有螺旋形、菱形、三角形、平行線或是弧形。

對於這些圖案,歷來說法不一,有認為是星象,也有認為是當地的地圖,但無論如何,這些石刻都是歐洲史前巨石藝術最好的傑作之一。

DSC_0990-1.jpg

太歲頭上動土

DSC_0991-1.jpg

DSC_0992-1.jpg

我們在等待接駁車的當兒,前面的車子突然傳來一陣陣小朋友的呼喊聲。

DSC_0994-1.jpg

這些小朋友大概從沒看過黑頭髮、黃皮膚的外國人,所以興奮地揮手喊叫。

DSC_0996-1.jpg

當我離開接駁車準備走向遊客中心時,突然被前方的東西牢牢吸引住。

IMG_20180612_113647-1.jpg

看到沒?

IMG_20180612_113738-1.jpg

這一頭紅髮長及小腿,這可怎麼洗?出門風一飄,這頭秀髮可能就被旁邊的欄杆...等等給鉤住,難道一點都不困擾?

IMG_20180612_114603-1.jpg

中午用餐的餐廳

IMG_20180612_134151-1.jpg

IMG_20180612_125102-1.jpg

這個廚師為了方便,直接用塑膠水杯從一大鍋熱湯裡舀湯,然後再倒入碗中,完全不管有沒有塑化劑。

IMG_20180612_125804-1.jpg

IMG_20180612_125910-1.jpg

IMG_20180612_131124-1.jpg

IMG_20180612_132609-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