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1185-1.jpg

這幾天當遊覽車在田野中行駛,道路兩旁的房舍非常破舊,我不禁懷疑,為何花大把銀子到這種國家旅行?

我仔細思考而得到結論:歐洲每個國家都有其特點,有的國家風光獨特、有的國家建築傲人,而巴爾幹半島跟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擁有一段滄桑的過往。

巴爾幹半島又稱『歐洲火藥庫』,每個國家都承載大量的歷史傷痕,當我們走在街上,或是吃著食物...都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曾經在這個國家輪流佇留。

雖然每個景點的名字拗口難念,但我努力從親眼所見、導遊講解的過程中,爬梳出整個文明發展的脈絡。

走完行程,對我而言,最震撼的一句話是,一個騎自行車的小孩所說的,『我的國家這麼窮,為什麼你們還要來?』

到底是怎樣的生活經驗讓一個小朋友對自己國家感到如此自卑?我們能為這個國家做些什麼?

-----

史高比(Skopje)是馬其頓的首都,也是馬其頓最大的都市,向來在巴爾幹半島居舉足輕重的地位,曾經是很多國家的首都。

972年至992年期間,史高比是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的首都。

1282年開始,史高比耶由塞爾維亞統治。

1346年,塞爾維亞帝國將史高比設為首都。

1392年,史高比被鄂圖曼帝國征服,鄂圖曼人稱史高比為於斯屈普(Üsküp)。史高比在此之後被鄂圖曼統治超過500年,是於斯屈普帕夏桑扎克的首府。(帕夏(paşa)是奧斯曼帝國行政系統裡的高級官員,通常是總督、將軍及高官。

之後又是科索沃省(Vilayet of Kosovo)的首府,在這一期間,市內建造了許多著名的東方樣式建築物。

在1912年巴爾幹戰爭期間,史高比耶被塞爾維亞王國征服。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史高比耶成為新建國家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也就是後來的南斯拉夫王國)的一部份。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史高比耶被軸心國國家保加利亞王國軍隊佔領。

1944年,成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加盟國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

1963年發生了災難式的大地震,整座城市幾乎夷為平地,發展一度停滯。

1991年,史高比耶成為自南斯拉夫獨立的馬其頓共和國的首都。

領隊先帶著我們穿過公園...

DSC_1187-1.jpg

DSC_1188-1.jpg

一座外型很像巴黎凱旋門但規模小得多的馬其頓凱旋門(Porta Macedonia)矗立於11th  October St.中間,2012年竣工以來已經成為史高比的地標之一。只是,每個凱旋門都有其代表意涵,史高比的凱旋門到底是代表什麼呢?或只是東施效顰的作品?

DSC_1190-1.jpg

DSC_1191-1.jpg

雙層公車

DSC_1193-1.jpg

DSC_1194-1.jpg

德蕾莎修女(1910~1997)是阿爾巴尼亞裔,生於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史高比,於史高比生活了十八年後,遷往愛爾蘭,然後搬到印度,並於印度度過餘生。

她在印度加爾各答服務最底層的窮人,因而獲得諸多獎項:包括1962年拉蒙‧麥格塞塞獎及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2016年9月4日為天主教會封聖。

聖德蕾莎過世後,人們以各種方式紀念她。阿爾巴尼亞首都提拉納有德蕾莎機場; 因為聖德蕾莎修女誕生於馬其頓,因此馬其頓就設了一座紀念館(Memorial House Mother Teresa)紀念她,館外有聖德蕾莎修女雙手合十的雕塑。

DSC_1199-1.jpg

她生前共回到這裡四次,館方因此在紀念館前面築了四個半圓形石塚。

DSC_1198-1.jpg

DSC_1201-1.jpg

由於清潔人員正在打掃紀念館,所以暫停入內參觀,剛好馬其頓街兩旁有農家販售蜂蜜等產品,我們遂到每個攤子逛逛。

DSC_1202-1.jpg

DSC_1203-1.jpg

DSC_1205-1.jpg

這隻銅牛讓我想起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銅牛,只是其身形較為瘦小,看起來較為溫馴。

DSC_1206-1.jpg

DSC_1207-1.jpg

街道兩旁有旅館、餐廳、咖啡館及各種商店,熙來攘往的居民和遊客使得整條街道顯得生氣蓬勃。

DSC_1208-1.jpg

1963年的大地震讓史高比毀了一大半,火車站的時鐘仍停留在地震發生的時刻: 5點17分,為了紀念遇難者,這個舊火車站被改為博物館並保存至今,火車站前的馬其頓街就是地震後重新打造的。

DSC_1209-1.jpg

還有人賣蜂巢蜜,價格便宜,我當時真的很想買,只是不知道如何帶回台灣?

DSC_1210-1.jpg

DSC_1211-1.jpg

DSC_1212-1.jpg

LINE_P20180928_092503310.jpg

(團友提供)

經過領隊的強力推薦,大家集中火力在這個攤子購買。

DSC_1213-1.jpg

可能是業績大幅成長,年輕的賣主笑呵呵。

DSC_1214-1.jpg

我們再次回到聖德蕾莎修女紀念館,清潔人員已經結束工作,我們終於可以入內參觀了。

DSC_1217-1.jpg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紀念館內收藏聖德蕾莎修女的生前用品、手稿和各項事蹟的照片等等。

DSC_1219-1.jpg

我們常在電影上看到的修女服。

e454f7094acd9cbe.jpg

(三個臭皮匠電影)

下圖展示聖德蕾莎修女日常穿的白色滾藍邊的紗質衣服,因為印度的天氣實在太熱了。

DSC_1223-1.jpg

DSC_1224-1.jpg

DSC_1233-1.jpg

三樓還有更精采的...

DSC_1220-1.jpg

原來是間禮拜堂

DSC_1229-1.jpg

DSC_1228-1.jpg

DSC_1226-1.jpg

DSC_1231-1.jpg

DSC_1232-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