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1966-1.jpg

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雖被稱為波羅的海三小國,其實三國的面積都比台灣大。

立陶宛         :65,300平方公里

拉脫維亞 :64,589平方公里

愛沙尼亞 :45,339平方公里

台灣                 :35,980平方公里

俄羅斯帝國大部分領土位於內陸,為了增加與西歐海洋國家交流和貿易的機會,夢寐以求的是波羅的海的出海口,而波蘭與三小國面臨波羅的海的絕佳地理位置造成俄羅斯帝國(1721~1917),蘇聯(1922~1991)一再入侵的宿命,其中,波蘭和立陶宛的命運更是緊緊相連。

波立地圖.jpg

國力強盛時兩國攜手建立聯邦,成就將近200年的黃金時代;當國勢漸衰,壞鄰居侵門踏戶時,兩國都毫無招架之力。

立陶宛曾經與波蘭成立『波蘭立陶宛聯邦』(1569~1795),聯邦領土主要分布在:波蘭(除了現在的波蘭西部)、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白俄羅斯、烏克蘭的大部分地區、俄羅斯的部份地區、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小部分地區,是16~17世紀歐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

17世紀中期遭遇政治亂流,國勢江河日下,1768年成為俄羅斯帝國的附庸國,1795年被三大強鄰(奧地利、普魯士、俄羅斯)瓜分,波蘭立陶宛聯邦從歐洲地圖被完全抹去。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俄羅斯發生十月革命,立陶宛於1918年2月16宣布獨立,波蘭也在1918年11月取得獨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波蘭被納粹德國和蘇聯紅軍再次瓜分,立陶宛被史達林領導的蘇聯第二次吞併,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

1990年代前後,東歐、中歐的共產主義統治國家發生民眾推翻共產黨一黨專制的急遽變化,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點燃第一把火,劇變開始!

1990年波蘭率先獨立,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脫離蘇聯獨立,1991年6月蘇聯才承認其獨立。蘇聯也於1991年12月25日解體。

2004年5月1日波蘭與立陶宛正式加入歐盟,2015年1月1日立陶宛正式成為歐元區第19個會員國。

----

維爾紐斯(Vilnius)是立陶宛首都也是最大城市,由於各種政治與軍事上原因,主權一再易手

1654~1667年俄波戰爭,被俄國佔領數年。

1795年第三次瓜分波蘭,被俄國吞併

1812年被法國佔領

1831年俄國派兵鎮壓維爾紐斯。

1915~1918年被德國佔領

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獨立,德軍撤退,立陶宛的武裝部隊被俄國占領軍擊退。

1920年被波蘭佔領,1922年成為波蘭的一部分

1939年蘇聯入侵波蘭,並吞併維爾紐斯

1940年蘇聯佔領立陶宛,首府設在維爾紐斯

1941年德軍佔領維爾紐斯

1944年7月蘇聯軍隊重新奪回維爾紐斯,維爾紐斯被併入蘇聯

1989年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共200萬人組成貫穿三國,南端直底維爾紐斯的人鏈要求三國從蘇聯獨立。1991年1月9日蘇聯軍隊進攻廣播電視大樓和維爾紐斯電視塔時,有14人身亡,超過700人受傷。蘇聯最終在1991年承認立陶宛獨立。

----

從13世紀到18世紀末期,立陶宛大公國的政治中心 - 維爾紐斯 -  對東歐文化和建築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儘管該城曾被敵國入侵而受到局部毀壞,但仍舊保留多元文化的哥德式(聖安妮教堂)、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聖彼得保羅教堂)、新古典主義(維爾紐斯主教座堂)和其他風格的建築,以及中世紀的城市布局和自然環境,因此『維爾紐斯歷史中心』在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遊覽維爾紐斯不僅見證數百年的歷史發展,同時可以體驗城市的多元風貌。

聖彼得保羅教堂是波蘭立陶宛聯邦時期的大將軍Mykolas Kazimieras Pacas 為了慶祝打敗俄軍而建的,是一座羅馬天主教的教堂,晚期巴洛克風格的代表作,教堂內有超過2000只精緻而獨特的灰泥雕刻,雕刻主題為宗教、神話和立陶宛的歷史故事。

聖彼得保羅教堂 -  巴洛克風格

DSC_1948-1.jpg

窗戶上頭刻著拉丁文『REGINA PACIS FUNDA NOS IN PACE』,英文為『Queen  of  Peace,Protect  us in  peace』,代表建造者Pac追求和平的意圖,並且將『Pac』巧妙地嵌入這段文字內。

DSC_1948-2.jpg

DSC_1950-1.jpg

DSC_1951-1.jpg

維爾紐斯主教座堂(Vilnius  Cathedral)是立陶宛主要的羅馬天主教教堂,當初建教堂係獻給  Saints  Stanislaus  和  Ladislaus,現在是立陶宛天主教的精神信仰中心。

維爾紐斯教堂和旁邊的鐘樓、格迪米納斯塔和城堡、三十字架山丘被視立陶宛的國家象徵,因此被用作50元紙鈔的背面圖案。(使用歐元(2015年1月1日)以前)

330px-50_litai_(2003).jpg

(擷取自維基百科)

維爾紐斯教堂屬於 新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讓我們來回顧上文對『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的定義:

早在法國大革命之前,已經有一些建築師對巴洛克建築過度繁複、過度裝飾的風格產生反感,經由對古代廢墟的研究,他們認為古代的典雅優美在於『簡單的秩序和諧』,應該回到『古希臘』和『古羅馬』藝術的『純潔』,以及在較小的程度上,回到16世紀文化復興時期的古典主義。

大革命之後,羅浮宮一度被民眾佔領破壞,羅伯被任命為羅浮宮改建的主要負責人,他以新古典的方式思考羅浮宮的改建計畫。拿破崙執政時期,他不遺餘力重新以古典的精神建造巴黎,帶動了全面的新古典風尚。

DSC_1963-1.jpg

維爾紐斯主教座堂、華沙的加爾默羅會教堂和聖安妮教堂都是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教堂,特徵   -  粗廊柱、高臺階、厚山花(山花 - 西方建築上的三角型區域)。

華沙的加爾默羅會教堂(Kościół pokarmelicki w Warszawie)

DSC_1841-1.jpg

華沙的聖安妮教堂(Church of St. Anne)

DSC_1852-1.jpg

『大教堂廣場』上這個奇蹟磚(下圖)係紀念1989年8月23日三小國為爭取獨立,大約有200萬個民眾手拉手組成一個長度超過600公里的人鏈:從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經過拉脫維亞,一直到愛沙尼亞塔林的『波羅的海之路』(Baltic Way),奇蹟磚就是人鏈的起點。

波羅的海三小國爭取獨立運動以這個示威名義,向世界各國發表聯合聲明: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犯罪行為,並促請各方宣告這條約自簽署一刻起即「無效」。

三小國與蘇聯的關係到底是『非法佔領』還是『自願加盟』,牽涉到三國獨立要走的法律程序。

雅科夫列夫是全國蘇維埃大會調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和秘密條文的26人委員會主席。他承認和譴責秘密條文,他堅稱這些條文與波羅的海國家加入蘇聯無關。1989年12月,雅科夫列夫委員會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秘密條文的譴責議案,獲全國蘇維埃大會通過,最高蘇維埃主席戈巴契夫簽署了這一決議。

示威後6個月,立陶宛成為首個宣告獨立的國家,8月20、21日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也宣告獨立。

由於『波羅的海之路』這個和平示威運動造成三小國獨立,記錄『波羅的海之路』的文件因此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名錄』,以承認它們在記錄歷史方面的價值。

奇蹟(Stebuklas)磚

DSC_1961-1.jpg

奇蹟磚不遠處有個『腳印』磚係紀念『波羅的海之路』人鏈25週年(1989+25=2014)。

DSC_1959-1.jpg

民進黨在2004年2月28日舉辦的『手牽手護台彎』大約有200萬台灣民眾參與,用手牽手的方式排列成500公里的人鏈,活動的靈感就是來自『波羅的海之路』。

據說,如果你站在這個奇蹟磁磚上,閉起眼睛順時鐘轉三圈,然後許個願,你的願望就會成真。不妨試試喔!

DSC_1960-1.jpg

DSC_1962-1.jpg

總統府

DSC_1969-1.jpg

總統府側面

DSC_1970-1.jpg

別出心裁的花盆

DSC_1967-1.jpg

DSC_1971-1.jpg

DSC_1973-1.jpg

DSC_1974-1.jpg

傳說讓1812年來訪的拿破崙深深著迷,想把它捧在手掌心帶回巴黎的美麗教堂就是聖安妮教堂(St.  Anne's   Church)(下圖)。

聖安妮教堂是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也是維爾紐斯最美麗也最著名的建築,是晚期哥德式的卓越典範。這座教堂由33種不同形狀的磚塊砌成精巧而錯綜複雜的全貌,據說,建築師將立陶宛最早的符號『格迪米納斯之柱(Pillars of Gediminas)』巧妙地用磚塊排列在教堂的正面,只是很少人能一眼看出來。

聖安妮教堂由波西米亞建築師Benedikt  Rejt設計,建於1495~1500,不像其他教堂經過戰火洗禮必須重建,聖安妮教堂幸運地躲過戰爭而毫髮無傷。

DSC_1976-1.jpg

附近美術學校的學生製作的拼布展覽。

DSC_1981-1.jpg

在聖安妮教堂後面的是熙篤會修道院(Bernardine &  Monastery)。

DSC_1982-1.jpg

關於三十字架( Three  Crosses)起源有個傳說。

相傳14名方濟各會修道士被邀請來到維爾紐斯 傳教,這些修道士公開傳播福音並且詆毀立陶宛的眾神,因此激怒當地居民。憤怒的居民焚毀修道院,殺死這14位修道士,其中的7位在 Bleak  Hill (即現在的三十字架山丘,The Hill of  Three  Crosses)被斬首。其他七位被釘在十字架上,然後丟到河裡淹死。

不管上述傳說是真是假,1649年之前(又有一說是1636年之前),原始的木製十字架就建在7個修道士被斬首的Bleak  Hill上頭。

木造的十字架經不起日曬雨淋,必須定期更換,1916年改成混泥土製的十字架。1950年被蘇聯當局下令拆除。1989年新的十字架再次豎起。三十字架不久就成為維爾紐斯的城市象徵,變成天際線的一部分,也成為50元紙鈔的背面圖案。

DSC_1985-1.jpg

格迪米納斯塔(Gediminas Tower)和城堡相傳是立陶宛大公狩獵時,夢到一隻狼站在山頂引領著其他狼群嘯叫,大公因此決定在這裡興建城堡。

行程上註明是前往格迪米納斯古堡山丘,然後『下車拍照』,『俯瞰』美麗的維爾紐斯古城,但實際的情形是,我們在公園裡從兩棵大樹中間遠遠地『仰望』這個出現在五十元紙鈔上的塔樓,真是夠了。

DSC_1986-1.jpg

立陶宛國家劇院位於格迪米納斯大道,劇院正門的『繆斯三女神』(Three Muses)有如皇冠,已經變成劇院的標誌,其中,Thalia代表喜劇、Melpomene 代表悲劇,Calliope代表戲劇,隱含著國家劇院提供不同題材的劇目。

DSC_1988-1.jpg

從側面才能拍出三個繆思往前飛揚的優美姿勢。

DSC_1989-1.jpg

又是一頓豐盛的晚餐

DSC_1990-1.jpg

主菜:豬排

DSC_1991-1.jpg

DSC_1994-1.jpg

Radisson Blu Lietuva

DSC_1995-1.jpg

DSC_1998-1.jpg

DSC_2002-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