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到澎湖完全是因為上次裝潢師傅熱情推薦,他說到澎湖可以去潮間帶觀賞海洋生物,可以吃新鮮的海產,可以玩水上遊戲,讓我真的想馬上飛到澎湖去玩。

澎湖冬季風大不適合旅遊,每年的四月到十月才是澎湖旅遊的旺季,本來五月初就準備到澎湖一遊,可是由於澎湖在五月舉行煙火節,機位一位難求,等啊等,終於在五月底成行。

澎湖位於台灣本島西南方(嘉義以西)的台灣海峽上,由64座島嶼所組成,為台灣地區唯一的島縣。

極東是查某嶼;極西是花嶼;極南是七美島;極北是目斗嶼。海岸線曲折,長達320公里,海岸地形複雜多變,常見岬灣、海蝕平臺、海蝕崖、海蝕洞。

從台北搭復興航空約40分鐘抵達馬「公」〈閩南語音同「經」〉,一離開機場映入眼簾的是台灣鄉村的景象,有一點熟悉又有一點陌生的感覺。我曾經告訴朋友我第一次到澎湖玩,大部分的朋友都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因為他們老早就已經到過澎湖了,看來我真是一個台灣土包子。

上圖是著名得澎湖跨海大橋,接著我們就經過跨海大橋到西嵎的二坎聚落參觀。

二坎是個位於西嶼鄉東側的臨海聚落,村內多是以當地咕咾石建成的典型澎湖老厝,雖然建村已超過百年,但是古厝的風貌依舊,全村姓陳,其先祖是從金門幾經遷移,百餘年前落腳於此。

到澎湖旅遊不能不看
咕咾石。咕咾石(咕咾石),本名珊瑚石灰石,台語音似「樓狗舅」(ㄌㄡˊㄍㄡ‧ㄐ一ㄡ),是由早期海底珊瑚死亡後的骨骼堆積在一起,經過幾億年的地殼變動、海底隆起所形成的岩石。

咾咕石被廣泛使用於1800年到1950年間,因為澎湖以前建材較缺乏,生活窮苦的人家為了蓋房子,只好就地取材。

咾咕石是澎湖先民從海裡搬來的珊瑚礁岩,質地輕、多孔隙,砌牆時利用它的多孔性互相嵌合,相當堅固,能抵禦強勁的海風,堆成圍牆,能充當防風林在牆下種菜,是澎湖先民人定勝天的智慧結晶,為農民建築防風牆最喜愛使用的材料。在其縫隙中填以三合土或石灰砌成牆壁,則有冬暖夏涼、經久不壞的優點。



蚊香採用澎湖三寶:天人菊、山芙蓉、艾草為原料,採其莖葉,研成粉末,手工搓成柱香,可驅蚊、避邪、燻香。



二坎聚落的古厝是以當地咾咕石與玄武岩為牆身支撐屋頂的結構,並以彩繪瓷磚、交趾陶、泥塑等裝飾的典型咾咕古厝,一棟棟相連,有一點像北京的胡同,建築風格劃一整齊。



咕咾石



吉貝嶼的等車處



參加旅行團可以免費參加海上活動,可我只想攝取寶貴鏡頭,所以就沒有下海了。海灘上佈滿了小片的珊瑚礁,一點也不會弄髒鞋子。

這裡的海上活動有多種選擇,有雙人行如下圖,還有多人行如下下圖,最重要的是,還可以選擇要不要「翻船」。如果是膽子大,會遊泳的,通常選擇翻船,也就是當駕駛員開著摩托車出海走一圈後,回到岸邊就來個急轉彎,然後就落水了。





沙灘旁的棚子裡擺了好多椅子讓遊客休息,同時也有人獨出心裁在T-shirt畫畫,讓每件成品都是唯一的創作,吸引遊客購買。







澎湖天后宮是台灣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廟宇,可能是因為廟宇太老舊無法復舊如舊,當地人竟然替天后宮穿上外衣,並將宮裡的部分樑柱特別加強,真是很奇特的景觀。



這位小姐虔誠祈禱,口中念念有詞,我估計大概有十來分鐘。



從橋頭鄉來的老婦人



四眼井位於馬公鎮中央街北端,井深約5.6呎,直徑約2公尺,遭逢旱災仍不缺水,因水質清涼而成為古人之飲用水,為澎湖第三級古蹟。因附近居民逐漸增加,為維護安全而以石板鋪蓋,上鑿四個井口,即便現在井裡還是有水可用。

澎湖四周環海,自來水取得不易,台灣自來水公司在澎湖設置海淡廠解決飲用水的問題。由於海淡成本較生產自來水為高,不同程度的海淡過程產出「飲」或「用」的淡水,所以導遊告訴我們,旅館裡水龍頭的水不建議用來煮沸,希望我們飲用旅館供應的礦泉水。



本來這次到澎湖要到潮間帶撿蛤仔、螺、牡蠣、紫菜、寄居蟹等等,可是導遊一開始就告訴我們,因為以往到潮間帶遊玩的人太多,威脅到海洋生物的生存,所以近來已經不再安排這樣的行程了。

夜釣小管是澎湖最近這幾年最夯的夜間活動,碼頭邊到處可以看到船轅上裝上高瓦度燈泡的船。為什麼船上要裝一排燈泡呢?因為小管有趨光性,裝了燈泡,小管就會聚集到船邊來。

本來我也想嘗鮮,可是導遊說六月初還不是小管的旺季,可能會失望而歸,所以我就沒有報名。後來有不信邪的團友還是堅持參加,真的花了500元沒釣到半尾....。

路邊就有人晒小管,小管的腥味頗重



出海打魚的船一定要用冰塊來冷凍補到的魚,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碎冰是怎麼到達船上的?

製冰廠就蓋在碼頭旁邊,製冰廠有輸送管道〈如下圖〉將冰送到左邊的打冰室打冰,打冰室下面左右各有一條管子可以供客人買冰,下圖的管子在馬路旁,係供其摩托車或是貨車來買冰用的。



這時海上開來一艘漁船準備買冰,船上魚夫先將管子拉到船裡的儲冰槽,然後其中一位魚夫跳下去將冰放在適當位置。





澎湖地形主要是海底火山噴發的玄武岩流,形成澎湖目前的地質面貌,同時也是全台灣唯一擁有火山玄武岩的島嶼。

玄武岩英文Basalt,意思是一種黑色(或深灰色)含有鐵質的岩石。而在岩石學上對玄武岩定義為:基性岩漿噴發後,熔岩冷卻而成的一種火山岩。由於玄武岩是組成地殼海洋板塊的主要岩石,因此成為地表分佈最廣的火成岩之一。臺灣地區的玄武岩零散分佈於臺北到新竹間,而最主要分佈則屬澎湖群島(花嶼除外)。

玄武岩質的熔岩在火山岩漿中黏度最小,因此熔岩流出地表後,大都會呈現平坦的方山地形,這也是澎湖群島沒有高山的主要原因之一。


澎湖西嶼鄉大果葉柱狀玄武岩景觀,被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譽為有世界級水準,但最近玄武岩壁上卻被人用紅色噴漆上字,還畫上箭頭做記號,世界級景觀盡毀。由於近來傳出電視台主播蘇逸洪在附近買土地準備蓋別墅,有人懷疑噴漆事件和蘇逸洪買地有關。

這次到澎湖,桶盤嶼的玄武岩是必看的景點。
桶盤嶼距馬公約六浬,因外形像倒蓋的臉盆而得名,全島均由玄武岩紋理分明的石柱羅列環抱而成,柱狀節理之盛為澎湖之最,享有澎湖的“黃石公園”的美稱。

民國七十六年居民最多時有三百五十六人,近年來由於漁業資源枯竭,無魚可捕,人口外流嚴重,目前戶籍只剩下一百多人。

玄武岩石柱形成的陡峭海崖因颱風肆虐,玄武岩石柱有幾處已坍方。每一岩柱高約20公尺,寬約1.5公尺,顏色因氧化變成淺棕色,頂部則風化成球狀構造如下圖,一個一個玄武岩疊在一起,真怕它隨時會掉下來。




像不像羅馬的石柱?



坐船遙望桶盤嶼,它有如一個平坦的大盤子浮在海面上。



仙人掌的花



桶盤嶼由於人口外移,房舍也日漸頹圮毀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