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北到武陵農場需經過雪隧,走台七公路→台七甲公路→武陵農場,沿途要繞經台灣東北部最大的河川 - 蘭陽溪,當車子駛進山谷時,原本乾枯的河床變成了一畦一畦的西瓜田和高麗菜田,靠近河床的坡地也是種滿了高麗菜,過度開發的農業,讓人
看了怵目驚心。



四十年前,政府輔導大同鄉原住民把四季平台整地轉作高經濟作物,山上的日夜溫差大,蔬菜吃起來特別脆甜,一推出即造成轟動,南山、四季兩個部落可以種的地全種光了,菜農搶地種菜,連山坡、河床都不放過。

除了青蒜以外,高麗菜是高山地區獲利最好的作物。颱風過後菜價飆漲,也正是菜農開始搶收高麗菜的時節。種植高冷蔬菜也是一個看天吃飯的行業,風調雨順時, 一簍菜價可能只有三、四百元;舉我們在加油站旁邊看到的菜農賣菜為例,二顆50元,三顆更便宜。可是如果遇到颱風,一簍菜價可以飆漲到一千四百多元,一翻就是三、四倍。

所以,菜農在蘭陽溪租地種菜,並盡可能在每塊整好的田地種上最多的作物。可是,在河床上種菜根本是和老天爺對賭。種西瓜希望不要碰上颱風,而種高麗菜卻希望颱風趕快來。

據報載,經濟部水利署第一河川局為收取每年六百五十萬元許可費不斷放租,漠視對交通、環保的衝擊,如今北橫宜蘭段,一有豪雨路基就坍方,每年得花上億元搶修。

河床上的沙質土壤適合西瓜的成長,可是,只要颱風來襲,所有努力全部化為烏有,想必是獲利驚人,才會讓業者鋌而走險。

不論是茶園或是高麗菜地,水土保持的能力與果園相比都更差,可是,農民為高利所誘,管他坍方或是土石流,蓋在高麗菜田下方的村莊很可能就是下一個小林村。

宜蘭沒有水庫,蘭陽溪河床種菜、施肥、噴灑農藥,全滲進地下水(
蘭陽溪自牛鬥出谷後下滲成伏流),會造成「地下水庫汙染」,宜蘭溪北廿萬人口喝的水來自蘭陽溪,難道宜蘭縣政府/經濟部都視而不見嗎?

河川局的吳姓官員說,整地對水流改變幾乎沒影響,洪水一來水流擴大幾百倍,會流往何處不是人為可控制,農民不會那麼笨找有風險的地種菜。

公部門的因循怠惰加上私部門的惟利是圖,造就了變調的蘭陽溪...。

高麗菜田上面便是西瓜田(灰色部分)


每一塊整好的田地可謂「地盡其用」到最高限度,幾乎每個角落都不放過,如下圖。


這樣的綠金產業是宜蘭人的驕傲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